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试题。
[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依家鹦鹉洲边住。
[注]①也么哥:语气助词。②依:我。③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__________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__________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此曲蕴含的思想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1-01 09:03: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B.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C.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D.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弱冠:古人二十岁称“弱冠”,也叫“加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B.乐府:是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一种诗歌体裁。
C.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做“致仕”,也称“致事”“致政”“休致”等,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D.居士:原指出家人对在家信道的人的泛称;唐宋时期,佛教在中国盛行,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所以许多文人雅士便以“居士”为自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2)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列各题
宗阳宫望月①
杨载②
老君台上凉如水,坐看冰轮转二更。
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风露寂无声。
蛟龙并起承金榜,鸾凤双飞载玉笙。
不信弱流三万里③,此身今夕到蓬瀛④。
注释:①宗阳宫:道官名,《西湖游览志》载:“宗阳宫,本宋德寿官后圃也,内有老君台、得月楼。”②杨载: 元代诗人,他的诗对现实一般是歌颂的,总的基调并不消沉,特点是含蓄,老练而不陈腐,颇有新的意境。③弱流:古代传说中的水名,水质极轻,鸿毛不浮,渡船难越。④蓬瀛:即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三仙山中的蓬莱和瀛洲。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首诗被后人叹为“绝唱”,它表现了杨载“夜阑每作游仙梦”的奇妙思致。其逸兴遄飞处,大有李白之风。
B.月而状之以“冰轮”,见得分外明亮莹洁,而且圆转如轮,清澄可爱。“坐看”则显安闲,甚至忘却了时光之流驶。
C.本诗开篇切题,然后诗人极目远望,把眼前的台梭之景与想象中的天上宫朗联系起来,以静写动,真切表达了诗人“赏”月时的独特感受。
D.蓬莱、瀛洲等三神山有“弱水三千丈”环绕,凡俗之人,一般来说,难有身临一窥之幸;但浪漫的诗人却能“此身今夕到蓬瀛”。
E. 本诗落笔潇洒,收笔豪迈,实中出虚,实虚结合,开头结尾均是实写。
【小题2】本诗描绘的画面有何特点?诗人“赏”月时的心境如何?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