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范质字文素,大名宗城人。九岁能属文,十三治《尚书》,教授生徒。后唐长兴四年举进士。晋天福中,以文章干宰相桑维翰,深器之,即奏为监察御史。及维翰出,皆请质为从事。契丹侵边,少帝命汉祖等十五将出征。 是夜质入直少帝令召诸学士分草制质曰宫城已闭恐泄机事 独具草以进,辞理优赡,时人称之。周祖征叛,每朝廷遣使赍诏处分军事,皆合机宜。周祖问谁为此辞,使者以质对。叹曰:“宰相器也。”
周祖自邺起兵向阙,质匿民间,物色得之,喜甚,时大雪,解袍衣之。六年夏,世宗北征,质病留京师,赐钱百万,俾市医药。世宗不豫,入受顾命。及太祖北征,为六师推载,自陈桥还府署。太祖对之呜咽流涕,具言拥逼之状。质等未及对,军校罗彦环举刃拟质曰:“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太祖叱彦环不退,质不知所措,乃降阶受命。乾德初,以质为大礼使。质与诸人讨论旧典,定《南郊行礼图》上之。帝尤嘉奖。由是礼文始备。九月,卒,年五十四。太祖闻之,为悲惋罢朝。
质力学强记,性明悟。举进士时, 和凝以翰林学士典贡部,鉴质所试文字,重之。自以登第名在十三,亦以其数处之,贡闱中谓之“传衣钵”。其后质登相位,为太子太傅,封鲁国公,皆与凝同云。初,质既登朝,犹手不释卷,人或劳之,质曰:“有善相者,谓我异日位宰辅。诚如其言,不学何术以处之。”
质以廉介自持,未尝受四方馈遗,前后所得禄赐多给孤遗。闺门之中,食不异品。身没,家无余赀。太祖因谕辅相,谓侍臣曰:“朕闻范质止有居第,不事生产,真宰相也。”从子校书郎杲求奏 迁秩,质作诗晓之,时人传诵以为劝戒。
(节选自《宋史•列传八》)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夜质入/直少帝令/召诸学士/分草制/质曰/宫城已闭/恐泄机事
B.是夜/质入直/少帝令召诸学士分草制/质曰/宫城已闭/恐泄机事
C.是夜/质入直/少帝令召诸学士/分草制/质曰/宫城已闭/恐泄机事
D.是夜质入/直少帝令召诸学士/分草制/质曰/宫城已闭/恐泄机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豫,天子有病的讳称。“豫”意为安和,“不豫”即不舒服。
B.降阶,在此处,是指范质走下台阶,以表示对宋太祖的尊重。
C.贡闱,科举考试的地方。乡试被称为春闱,会试被称为秋闱。
D.迁秩,这里是指晋升官职。秩,指官吏的俸禄或官阶、品级。
【小题3】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质聪明早慧,文才出众。他九岁能文,十三岁时因善治《尚书》、文章出众,受到宰相桑维翰器重。
B.范质受主推重,颇受礼遇。周祖十分器重范质,称赞他有宰相的才能;范质去逝时,太祖为之悲伤罢朝。
C.范质读书勤奋,明礼知方。他虽天资聪颖,但依然勤学苦读;在担任大礼使期间,完备了礼仪制度。
D.范质品行端正,廉洁自律。他从不接受别人的馈赠,经常把俸禄赏赐送给孤寡之人。死后家无余财。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周祖自邺起兵向阙,质匿民间,物色得之,喜甚,时大雪,解袍衣之。
②和凝以翰林学士典贡部,鉴质所试文字,重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12 12:25: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翟守素,济州任城人。守素以父任为殿直,历汉、周,迁供奉官,领承天军使。乾德中,为引进副使,从王全斌伐蜀,以往来驰告军事为职。蜀平,擢判四方馆事。以两川余寇未殄,虑致骚动,再令守素入蜀经略诸郡,分兵以防遏之。
开宝中,会麟、府内属戎人争地不决,因致扰乱,命守素驰往抚喻。守素辨其曲直,戎人悦服。
开宝三年,命为剑南十州都巡检使,东上阁门使郭崇信副之。九年,吴越国王钱俶来朝,命守素护诸司供帐,迎劳郊外
太平兴国三年夏,河决荥阳,诏守素发郑之丁夫千五百人,与卒千人领护塞之。是秋,梅山洞蛮恃险叛命,诏遣守素率诸州屯兵往击之。值霖雨弥旬,弓弩解弛,不堪用,明日,将接战,守素一夕令削木为弩。及旦,贼奄至,交射之,贼遂败。乘胜逐北,尽平其巢穴。先是,数郡大吏、富人多与贼帅包汉阳交通,既而得其书讯数百封,守素并焚之,反侧以定。岁满,为西京巡检使。秦王廷美以事勒归私第,以守素权知河南府兼留守司事,属洛阳岁旱艰食,多盗,上忧之。守素既至,渐以宁息。
淳化中,夏帅赵保忠上言,其弟继迁诱戎人为寇,且求援师。诏守素率兵复屯夏州,未几,又徙石州,以老病上疏求归本郡,从之。三年,卒,年七十一。
守素逮事四朝绵历内职五十余年性谨慎宽仁容众所至有治绩。凡断大辟狱,虽罪状明白,仍遍询僚寀,佥同而后决;属吏有过不面折,必因公宴援往事之相类者言其获咎,以微警之。新进后生多至节帅,而守素久次不迁,殊无陨获意,时论以此多之。
(选自《宋史·翟守素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往来驰告军事为职 往来:来回
B.因致扰乱 扰乱:搅扰
C.弓弩解弛,不堪用 不堪:不能
D.数郡大吏、富人多与贼帅包汉阳交通   交通:交往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守素逮/事四朝绵历内职/五十余年性谨慎宽仁/容众所至/有治绩
B.守素逮事四朝/绵历内职五十余年/性谨慎/宽仁容众/所至有治绩
C.守素逮/事四朝绵历内职/五十余年/性谨慎宽仁/容众所至/有治绩
D.守素逮/事四朝绵历内职/五十余年性谨慎/宽仁容众/所至有治绩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翟守素得到重用:曾入蜀经略诸郡,做剑南十州都巡检使,奉命守塞黄河,率军平定梅山洞叛乱,率兵屯夏州等。
B.翟守素办事讲究方法:戎人争地守素驰往抚喻,辨其曲直,戎人悦服;大吏、富人多与贼帅包汉阳交通,翟守素得其书讯数百封焚之。
C.翟守素为官有政绩:秦王赵廷美因事被勒令回私第,洛阳岁旱艰食,多盗,担忧赵廷美乘机作乱,以守素权知河南府兼留守司事,守素既至,渐以宁息。
D.翟守素淡泊名利,被人称赞:新提拔的晚辈官职多至节度使或元帅,而守素久次不迁,他一点不觉得失意,时论以此多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九年,吴越国王钱俶来朝,命守素护诸司供帐,迎劳郊外。
(2)属吏有过不面折,必因公宴援往事之相类者言其获咎,以微警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质字文素,大名宗城人。九岁能属文,十三治《尚书》。后唐长兴四年举进士。晋天福中,召入为翰林学士,加比部郎中、知制诰。契丹侵边,少帝命汉祖等十五将出征。是夜,质入直,少帝令召诸学士分草制,质曰:“宫城已闭,恐泄机事。”独具草以进,辞理优赡,当时称之。周祖自邺起兵向阙,京城扰乱,质匿民间,物色得之,喜甚,时大雪,解袍衣之。且令草太后诰及议迎湘阴公仪注,质苍黄论撰,称旨。乃白太后,以质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显德四年夏,从征寿州还,加爵邑。

质建议以律条繁冗,轻重无据,吏得因缘为奸。世宗特命详定,是为刑统。六年夏,世宗北征,质病留京师,赐钱百万,俾市医药。师还,以枢密使魏仁浦为相,命质与王溥并参知枢密院事。世宗不豫,入受顾命。宋初,加兼侍中。

先是,宰相见天子议大政事,必命坐面议之,从容赐茶而退,唐及五代犹遵此制。及质等惮帝英睿,每事辄具札子进呈,具言曰:“如此庶尽禀承之方,免妄庸之失。”帝从之。由是奏御浸多,始废坐论之礼。乾德初,帝将有事圜丘,以质为大礼使。质与卤簿使张昭、仪仗使刘温叟讨论旧典,定南郊行礼图上之。帝尤嘉奖。由是礼文始备,质自为序。礼毕,进封鲁国公,质奉表固辞。

初质既登朝犹手不释卷人或劳之质曰有善相者谓我异日位宰辅诚如其言不学何术以处之。后从世宗征淮南,诏令多出其手,吴中文士莫不惊伏。质每下制敕,未尝破律。朝廷遣使视民田,按狱讼,皆延见,为述天子忧勤之意,然后遣之。质以廉介自持,未尝受四方馈遗,前后所得禄赐多给孤遗。身没,家无余赀。太宗尝称之曰:“宰辅中能循规矩、慎名器、持廉节,无出质右者。”从子校书郎杲求奏迁秩,质作诗晓之,时人传诵以为劝戒。乾德二年九月,卒,年五十四。将终,戒其子旻勿请谥,勿刻墓碑。太祖闻之,为悲惋罢朝。

(节选自《宋史·范质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质既登朝/犹手不释卷/人或劳之/质曰/有善相者/谓我异日位宰辅/诚如其言不学/何术以处之
B.初/质既登朝/犹手不释卷/人或劳之质/曰/有善相者谓/我异日位宰辅/诚如其言/不学/何术以处之
C.初/质既登朝/犹手不释卷/人或劳之/质曰/有善相者/谓我异日位宰辅/诚如其言/不学/何术以处之
D.初/质既登朝/犹手不释卷/人或劳之质/曰/有善相者谓/我异日位宰辅/诚如其言不学/何术以处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最早书名为《书》,它是儒家核心经典之一,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B.进士,是指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者。凡殿试应试者谓之举人,中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者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C.知制诰,官名。唐翰林学士加知制诰者起草诏令,其余仅备顾问。宋翰林学士虽都起草诏令但也带知制诰衔,称为内制。
D.迁秩,官员晋升品阶。秩,本来指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后引申为根据功过评定官员品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质才华横溢。他单独为少帝起草的诏令,辞理都很优美丰赡,当时就受到称赞。他匆促之间为周祖草拟的诰文仪注,也符合周祖的心意。
B.范质受皇帝关爱重用。世宗北征时他因病留在京城,世宗特意赐给他百万钱,让副将在市场上给他求医问药。世宗生病时,又让他入宫接受顾命。
C.范质改革典章,完备礼制。他提议皇帝废弃了宰相与天子论议重大政事时的坐论之礼,之后又为朝廷完备了礼乐仪制。
D.范质不重名利,廉洁自守。皇帝要进封他为鲁国公,范质上表坚决推辞。他也从不接受别人的馈赠,所得俸禄常赏赐送给无父母的子女,死后家中没有余财。
【小题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廷遣使视民田,按狱讼,皆延见,为述天子忧勤之意,然后遣之。
(2)太宗尝称之曰:“宰辅中能循规矩、慎名器、持廉节,无出质右者。”

同类题4

阅读小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曾巩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刹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自是外户不闭。

知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加直龙图阁、知福州。

南剑将乐盗寥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缴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曰:“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徙明、毫、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注①常平:官仓名。②赇:贿略。

(节选自《宋史·曾巩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谕告属县,富人自实粟   讽:讽刺
B.又之种粮 贷:借给
C.其食饮衣衾之具 资:供应
D.岁园蔬收其直 鬻:卖
【小题2】对文中划曲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剑将乐盗寥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
B.南剑将乐盗寥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
C.南剑将乐盗寥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
D.南剑将乐盗寥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
【小题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是对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毫、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巩机敏强识,年少有才。数百字的文章,他读完就能脱口成诵;十二岁试着写成《六论》,言辞奇伟,由此声名闻于四方。
B.曾巩面对灾情,处理得法。遇荒灾时他估计仓储不足救济,想法设法让灾民就近买到粮食;江西大疫,他命县镇、驿站备药待需。
C.曾巩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齐州时,以铲除奸盗作为根本任务,既调动百姓参与,又善待自首的盗贼,于是州内安定。
D.曾巩爱护百姓,不谋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时,他事先做好供应军队的准备,不扰民;做福州知州时,他不许官府与民争利。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
(2)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洪信,并州晋阳人,汉圣太后弟也。后弟六人,洪信居长,少善骑射。后唐明宗在藩时,隶帐下,及即位,爱将朱弘实总领捧圣军,弘实擢洪信为爪牙,渐迁小校。应顺中,潞王举兵,少帝弘实而东奔,捧圣军数百从行,洪信预焉。及次卫州少帝与晋高祖遇因有疑贰谋害晋祖其从兵皆乱时汉祖方护晋祖洪信以兵应之获免清泰中,又为雍王重美牙校。

晋初,为兴顺左厢都指挥使。汉祖统禁军,迁镇太原,奏隶麾下。汉祖领陈州刺史、左护圣左厢都指挥使,俄加岳州防御使。从汉祖降邺,以警扈之劳,授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武信军节度。

乾佑中,以群小用事,心怀忧惧,白太后求解军职,出为镇宁军节度。岁余,迁保义军节度。初,杨邪以元从功臣为方镇者不谙政务,令三司择军将分补诸镇都押牙、孔目官,或恃以朝选,藩帅难制。洪信闻内难,即召马步军都校聂召,奉国军校杨德、王建、黄全武、杨进、翟本,右牙都校任温武,护圣都校康审澄及判官路涛、掌书记张洞、都押牙杨昭勍、孔目官魏守恭,悉杀之,诬奏谋逆。

周广顺初,加同平章事。洪信常以此妄杀自歉,及革命,内不自安。周祖犹以汉太后之故,移镇京兆。本城兵不满千,王峻西征至陕州,以援晋州为辞,又取去数百人。及刘崇北遁,遣禁兵千余屯京兆,洪信益惧,即请入朝,恳辞藩镇,拜左武卫上将军。世宗即位,迁左骁卫上将军。显德五年,改右龙武军统军,从世宗北征,为合流口部署。

乾德五年,改左骁卫上将军。开宝五年请老,以本官致仕。八年,卒,年七十四。

(节选自《宋史·李洪信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及次卫州/少帝与晋高祖遇/因有疑贰谋害/晋祖其从兵皆乱/时汉祖方护晋祖/洪信以兵应之/获免/
B. 及次/卫州少帝与晋高祖遇/因有疑/贰谋害晋祖/其从兵皆乱/时汉祖方护晋祖/洪信以兵应之/获免/
C. 及次/卫州少帝与晋高祖遇/因有疑贰/谋害晋祖/其从兵皆乱/时汉祖方护晋祖/洪信以兵应之/获免/
D. 及次卫州/少帝与晋高祖遇/因有疑贰/谋害晋祖/其从兵皆乱/时汉祖方护晋祖/洪信以兵应之/获免/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文中的清泰、明宗、乾德、开宝等都是年号。
B. 在古代,爪牙是得力帮手的意思。现多比喻为坏人效力的人,他们的党羽,帮凶,是贬义词。
C. 禁军是封建时代直辖属于帝王,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
D. 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表示官员辞职归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洪信出身皇戚,早年从军。李洪信是汉圣太后的弟弟,后被朱弘实提拔,逐渐升迁至小校。少帝东奔时,洪信参与了护卫行动。
B. 李洪信屡立战功,受到封赏。晋初时,李洪信因立战功,先后被授予兴顺左厢都指挥使、岳州防御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武信军节度等官职。
C. 李洪信担忧时事,为朝解忧。由于藩帅难以控制,李洪信将聂召、杨德、王建、黄全武、任温武、杨昭勍、魏守恭等人全都杀死。
D. 李洪信受到猜忌,惶惶不安。周朝建立后,周祖因为李洪信是汉太后弟弟的缘故,让他镇守京兆,后又不断削弱他的武装力量,洪信忧惧,恳请辞藩镇,入朝为官。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乾佑中,以群小用事,心怀忧惧,白太后求解军职,出为镇宁军节度。
(2)洪信常以此妄杀自歉,及革命,内不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