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祖讳匡胤,姓赵氏,涿郡人也。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学骑射,辄出人上。尝试恶马,不施衔勒,马逸上城斜道,额触门楣坠地,人以为首必碎,太祖徐起,更追马腾上,一无所伤。会周祖以枢密使征李守真,应募居帐下。广顺初,拜滑州副指挥。世宗即位,典禁兵。北汉来寇,世宗率师御之,战于高平。将合,指挥樊爱能等先遁,军危。太祖麾同列驰马冲其锋,汉兵大溃。乘胜攻河东城,焚其门。左臂中流矢,世宗止之。还,拜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呈德四年春,从征寿春,拔连珠砦,遂下寿州。唐主畏太祖威名,用间于世宗,遣使遗太祖书,馈白金三千两,太祖悉输之内府,间乃不行。六年,世宗拜太祖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恭帝即位,改裣校太尉。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军中知星者苗训引门吏视日下复有一日。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点检为天子。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诸将皆拜,肃队以入。副都指使韩通谋御之,王彦升遽杀通于其第。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鸣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质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召文武百僚,至晡,班定。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禅位制书于袖中,宣徽使引太祖就庭,北面拜受已,服衮冕,即皇帝位。

(节选自《宋史·太祖本纪》)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呜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质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
B.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呜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质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
C.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呜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质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
D.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呜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质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指先祖称谓,后多用于开国帝王的庙号。开国之君,功劳甚大,故而维承帝位的子孙尊其为“太祖”。
B.五鼓,古代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鼓,又叫五更或五夜;亦指第五更,即丑时。
C.黄衣即黄袍,古代帝王的袍服,“黄袍”往往被看作皇权的象征。后来,不仅黄袍为皇帝所独有,黄色亦为皇帝专用。
D.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一般是指翰林学士。唐宋时期,皇帝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骁勇矫健,敢于挑战。他曾试骑烈马,不用马嚼口和笼头,马跑上城墙斜坡道,致使他额头触碰门框,摔到地上,但他起来后追上马腾跃而上。
B.太祖英勇善战,屡建军功。高平之战,后周军队危急之时,太祖指挥部队冲溃敌军;显德四年春天又随世宗出征,攻克了连珠砦、占领了寿州。
C.太祖不贪钱财,巧破离间。南唐主畏惧他的威名,使用离间计,派遣使臣送给太祖书信和白银,太祖把送来的白银全部送到内府,使南唐的离间计失败。
D.太祖顺天应命,黄袍加身。太祖率军驻扎陈桥驿时,有人看到天空出现双日奇观,军中将士把黄袍加在他身上,在后周将士的一致拥立下,他顺利登上皇位。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士集驿门,宣言点检为天子。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26 06:16: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时洪迈得稹文,为之赏激。调南康军教授。转运使杨万里按部,骤见叹奖,偕游庐山,相与酬倡。调广东帐司,未上,服父丧,免,调临安府教授。倪思荐之,且语人曰:“吾得此一士,可以报国矣。”丁母忧,免,干办京西安抚司公事。入为武学谕,改太学录。
明年,迁武学博士,又迁诸王宫教授。稹谓以教名官,而实未尝教,请改创宗子学,立课试法如两学,从之。嘉定九年,新学成,改充博士,其教养之规,稹所论建。迁秘书郎、著作佐郎,兼吴益王府教授。升著作郎兼屯田郎官。
稹始进对,请叙复军功之赏以立大信,抆拭功臣之罪以厉忠节,置局以立武事,遣使以省边防,厚赏以精间谍。次论和、战、守利害,而请颛意于守。
柴中行去国,稹赋诗送之,迕宰相,出知潮州。寻以通金华徐侨书论罢,提举千秋鸿禧观。久之,知漳州。漳俗视不葬亲为常,往往栖寄僧刹,稹命营高燥地为义冢三,约期责之葬,其无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郡有经、总制无名钱岁五千缗,厉民为甚,前守赵汝谠奏蠲五之二,稹疏于朝,悉罢之。会常平使有言,稹不欲辩,即自请以归。久之,提举崇禧观,与乡里耆艾七人为真率会。卒,年七十四。
稹性至孝,父疾,愿损己算益亲年,疾寻愈。真德秀登从班,举稹自代。没,又为铭其墓。所著有《巽斋集》,诸经有讲义、集解,诸魏、晋、唐诗文皆有编,辑先贤奏议曰《玉府》、曰《药>>。
(选自《宋史·危稹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B.郡有临漳台/据溪山虽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C.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D.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授,职官名,宋、元以后府、州、县学的学官,掌管学校的考核、测验等职务。
B.酬倡,亦作“唱酬”“唱和”,是指朋友之间用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来相互酬答唱和。
C.自请以归,朝廷官员上书皇帝请求辞官回到家乡,与“乞骸骨”词义相近。
D.丁母忧,旧时指母亲去世。如果死者之子为官,要回乡为母守丧。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危稹文采高妙,受到高官赞叹。危稹有很高的文学才华,洪迈看到他的文章时十分赞赏,杨万里也对他夸赞不已,倪思认为危稹这样的儒学之士将来一定能够报效国家。
B.危稹重视教育,创建学校规矩。嘉定九年时,由危稹提议的学校建成,危稹改职充任博士,这个学校的教育、修养等有关规定都是危稹通过奏议论对要求建立起来的。
C.危稹注重军事,奏对封赏之事。危稹在奏对时向朝廷请求恢复以军功来赏赐,派遣使者到边疆省察,用丰厚的赏赐提高间谍的水平,同时也讨论了和、攻、守问题。
D.危稹关注民生,请求减免赋税。漳州每年有经制钱、总制钱及其他无名钱五千缗,勒索民众特别厉害,危稹向朝廷上疏请求免除,但常平使对这个请求有不问意见。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稹谓以教名官,而实未尝教,请改创宗子学,立课试法如两学,从之。
(2)其无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洪遵,字景严,皓子也。自儿时端重如成人,从师业文,不以岁时寒暑辍。父留沙漠,母亡,遵孺慕攀号。既葬,兄弟即僧舍肆词业,夜枕不解衣,以父荫补承务郎,与兄适同试博学宏词科,中魁选,赐进士出身。高宗以皓远使,擢为秘书省正字,中兴以来,词科中选即入馆,自遵始。宰相秦桧子熺为官长,馨欬为人轻重,遵恬然不附丽。二年弗迁。

二十九年,拜中书舍人。殿前裨将辅逵转防御使,王纲转团练使,遵言:“近制管军官十年始一迁,今两人不满岁,安得尔?”时勋臣子孙多躐居台省,遵极言乞明有所止,又言:“瑞昌、兴国之间茶商失业,聚为盗贼。望揭榜开谕,许其自新,愿充军者填刺,愿为农者放还。”上皆可其奏。

三十一年,迁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金主完颜亮命其尚书苏保衡由海道窥二浙,朝廷以浙西副总管李宝御之,宝驻兵平江、守臣朱翌素与宝异,朝议以遵尝荐宝,乃命遵知平江,及宝以舟师捣胶西凡资粮器械舟楫皆遵供亿宝成功而归遵之助为多车驾幸金陵禁卫士丐索无艺它郡随与不厌。至吴,乃相告曰:“内翰在此,汝毋复然。”先是,朝廷虑商舶为贼得,悉拘入官,既而不返,并海县团萃巨舰及募水手、民兵,皆絷留未得去。遵因对论之,以船还商,而听水手自便,吴人德之。

乾道六年,起知信州,徙知太平州。楚地早,旁县振赡者虑不早,施置失后先,或得米而亡以炊,或阖户莩藉而廪不至。遵简宾佐,随远近壮老以差赋给,蠲租至十九,又告籴于江西,得活者不啻万计,戍兵乘时盗利,曹伍剽于野,尽执拘以归其军。故当大札瘥而邑落晏然。徙知建康府、江东安抚使兼行宫留守。

淳熙元年,提举洞霄宫,十一月,薨,年五十有五。谥文安。

(节选自《宋史·列传卷一百三十二》)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宝以舟师捣/胶西凡资粮器械舟楫/皆遵供亿/宝成功而归/进之助为多/车驾幸金陵/禁卫士丐索无艺/它郡随与不厌
B.及宝以舟师捣胶西/凡资粮/器械/舟楫皆避供亿/宝成功而归/遵之助为多/车驾幸金陵/禁卫士丐索/无艺它郡/随与不厌
C.及宝以舟师捣/胶西凡资粮/器械/舟楫皆遵供亿/宝成功而归/道之助为多/车驾幸金陵/禁卫士丐索/无艺它郡/随与不厌
D.及宝以舟师捣胶西/凡资粮/器械/舟楫皆遵供亿/宝成功而归/遵之助为多/车驾幸金陵/禁卫士丐索无艺/它郡随与不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仲,排行第二的或居中的,古代以伯、仲、叔、季排行。如孙权字仲谋与他排行第二相关,仲夏指农历五月,“伯仲间”喻不相上下。
B.博学宏词科,简称词科,是科举考试制科的一种,唐开元年间始设,南宋中兴以来,考中博学宏词科便入馆任职,从洪遵开始。
C.台省,官署名,汉代尚书办公的地点叫中台,在禁省中,故称“台省”。唐代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的统称,后也指政府的中央机构。
D.建康,是南京的古称。孙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这六个相继的朝代均在南京建都,南京还称金陵、江宁、临安、石头城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洪遵奉亲孝顺,治学勤奋。他的母亲去世,他抚母恸哭。安葬母亲后,与其兄洪适便住在庙中学习,后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中得魁首,被赐予进士出身。
B.洪遵不畏权贵,正直敢言。他恬然自处,不肯依附秦桧的儿子,两年未得到升迁;面对当时勋臣子孙大都超越等级位居台省的现象,极力论说请求禁止,其奏议获皇帝准许。
C.洪遵忠于职守,宽严相济。对于因失业而成为盗贼的茶商,他建议朝廷放还那些改过自新、愿意务农者;但对于抢夺朝廷商船的水手、民兵,他则拘押不放。
D.洪遵赈灾得当,安靖一方。他根据灾情和百姓的具体情况供给食粮,免除十分之九的租税,还买粮食赈济灾民,救活上万百姓,大灾之下,他治理的地方很安定。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施置失后先,或得米而亡以炊,或阖户莩藉而廪不至。
(2)戍兵乘时盗利,曹伍剽于野,尽执拘以归其军。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洪适字景伯,皓长子也。幼敏悟,日诵三千言。皓使朔方,适年甫十三,能任家事。以皓出使恩,补修职邓。绍兴十二年,与弟遵同中博学宏词科。高宗曰:“父在远方,子能自立,此忠义报也,宜升擢。”遂除敕令所删定官。后三年,弟迈亦中是选,由是三洪文名满天下。甫数月皓归忤秦桧出知饶州适亦出为台州通判垂满皓谪英州适复论罢往来岭南省侍者九载。桧死皓还,道卒,服阕,起知荆门军。应诏上宽恤四事:轻荼额钱,它州代贡礼物,辟试闱以复旧额,蠲官田令不种者输租。改知徽州,寻提举江东路常平荼盐,首言役法不均之弊。
时金人再犯淮,羽檄沓至,书诏填委、咨访酬答率称上旨,自此有大用意。金既寻盟,首为贺生辰使。金遣同签书枢密院事高嗣先接伴,自言其父司空有德于皓,相与甚欢,得其要领以归。
乾道元年五月,迁翰林学士,仍兼中书舍人。秦埙久废.忽予祠,适奏曰:“李林甫死后,诸子皆流配岭南。秦桧稔恶自毙,不肖之孙官职仍旧,可谓幸矣。宫观虽小,埙得之,则人以除用之渐,恐桧党牵连而进。”其命遂寝。六月,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上谕参政钱端礼、虞允文日:“三省事与洪适商量。”东西府始同班奏事。八月,拜参知政事。谏议大夫林安宅以铜钱多入北境,请禁之,即蜀中取铁钱行之淮上。事既行,适言其不可。上问之,适日:“今每州不得千缗,一州以万户计之,每家才得数百,恐民间无以贸易。且客旅无回货,盐场有大利害。”上以为然,乃寝前命,但于蜀中取十五万缗,行之庐、和二州而已。
十二月,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未几,春霖,适引咎乞退,林安宅抗疏论适,既而台臣复合奏。三月,除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起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再奉祠。淳熙十一年薨,年六十八,谥文惠。
(节选自《宋史·洪皓传》,有删改)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甫数月/皓归/忤秦桧/出知饶州/适亦出为台州通判/垂满/皓谪英州/适复论罢/往来岭南省侍者九载
B.甫数月/皓归/忤秦桧出/知饶州/适亦出为台州通判垂满/皓谪英州/适复论罢/往来岭南省侍者九载
C.甫数月/皓归忤秦桧/出知饶州/适亦出为台州通判/垂满/皓谪英州/适复论罢往来/岭南省/侍者九载
D.甫数月/皓归忤/秦桧出/知饶州/适亦出为台州通判垂满/皓谪英州/适复论罢/往来岭南省/侍者九载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号是古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绍兴是宋高宗在位时的年号。
B.流配是指把犯人发配到偏远地方,唐朝李林甫死后,诸子被除名发配到岭南。
C.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王安石曾于熙宁年间以参知政事的身份开始推行变法。
D.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叫薨,唐朝以后所有官员的死皆以此称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洪适天资聪颖,善于处事。他年幼时聪明敏捷,能一天背诵三千字的文章,在洪皓出使金国时,他才刚满十三岁,就能处理家事。
B.洪适不畏权贵,刚正直言。他以李林甫为例,反对秦埙提举官观,认为秦埙若担此职,秦桧的党羽就会互相勾结而进官。最终这项任命作罢。
C.洪适忠于职守,推行善政。在知荆门军期间,他响应诏令上奏论述宽恤四事;在提举江东路常平茶盐期间,他最先提出役法不均的弊端。
D.洪适屡居要职,位极人臣。他先后担任签书枢密院事、中书舍人、参知政事等职,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小题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金人再犯淮,羽檄沓至,书诏填委、咨访酬答率称上旨,自此有大用意。
(2)上以为然,乃寝前命,但于蜀中取十五万缗,行之庐、和二州而已。

同类题4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雄字温叔,贵州人。资州人。为隆兴元年类省试第一。虞允文宣抚四蜀,辟干办公事, 入相,荐于朝。乾道五年,召见便殿,孝宗大奇之,即日手诏除正字。
范成大使金,将行,雄当登对,允文招与之语。既进见,雄极论恢复。孝宗大 喜曰:“功名与卿共之。”即除右史,两月除舍人。金使耶律子敬贺会庆节,雄馆伴。子敬披露事情不敢隐,逻者以闻。上夜召雄,雄具以子敬所言对,上喜。金使 入辞,故事当用乐,雄奏:“卜郊有日,天子方斋,乐不可用。”上难之,遣中使谕雄,雄奏:“金使必不敢不顺,即有他,臣得引与就馆。”上大喜。雄请复置恢 复局,日夜讲磨,条具合上意,除中书舍人文言文阅读答案 赵雄字温叔,资州人。为隆兴元年类省试第一文言文阅读答案 赵雄字温叔,资州人。为隆兴元年类省试第一。自选人入馆至此,未满岁也。
时金将起河南之役,议尽以诸陵梓宫归于我。上命雄出使贺生辰,仍止奉迁陵寝及正受书仪。雄既见金主,争辨数四。其臣屡喝起,雄辞益力,卒得请乃已,金 人谓之“龙斗”。尝上疏论恢复计,大略谓:“莫若由蜀以取陕西,得陕西以临中 原,是秦制六国之势也。”八年,以母忧去。
朱熹累召不出,雄请处以外郡,命知南康军。熹极论时事上怒谕雄令分析雄奏熹狂生词穷理短罪之适成其名若天涵地育置而不问可也会周必大亦力言之,乃止。
自雄独相,蜀人在朝者仅十数。及眷衰,有言其私里党者,上疑之。已而陈岘 为四川制置,王渥为茶马,命从中出。雄求去,诏勉留,曰:“丞相任事不避怨, 选才无乡旧。”盖有所激也。祖宗时蜀人未尝除蜀帅,雄请外,除观文殿大学士、 四川制置使。王蔺为御史,以故事不可,上疏论之。雄乞免,改知泸南安抚使。上思雄不忘,改知江陵府。江陵无险可恃,雄请城江陵,城成,民不告扰。
绍熙四年薨,年六十五,赠少师。嘉定二年,谥文定。
(选自《宋史·赵雄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熹极论时事/上怒谕雄/令分析/雄奏/熹狂生/词穷理短/罪之适成其名/若天涵地育/置而不问可也
B.熹极论时事/上怒/谕雄令分析/雄奏/熹狂生/词穷理短/罪之适成其名/若天涵地育/置而不问可也/
C.熹极论时事/上怒谕雄/令分析/雄奏/熹狂生/词穷理短/罪之适成/其名若天涵地育/置而不问可也/
D.熹极论时事/上怒/谕雄令分析/雄奏/熹狂生/词穷理短/罪之适成/其名若天涵地育/置而不问可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斋,斋戒。主要用于祭祀、典礼等庄重严肃的场合,斋戒者事前沐浴更衣,整洁身心,戒除游乐,以示虔诚庄重。
B.绍熙四年,我国古代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和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等,文中的“绍熙四年”为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C.陵寝,皇帝死后安葬的地方,通常规模宏大,花费巨大,其名号一般是根据皇帝生前的功过和世系而命名。
D.薨,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把有爵位高官的死以及皇帝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皇子、公主的死也称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雄主张恢复中原,多有献策。晋见孝宗时,赵雄力论恢复国土,深得孝宗赏识;曾经与孝宗日夜探讨恢复之计,恳请设置恢复局。
B.赵雄出使金国,不辱使命。皇帝令他出使金国,围绕迁陵寝与接受国书仪式,赵雄与金主和他的朝臣据理力争,最终完成使命。
C.赵雄私袒乡党,失去信任。赵雄任相后,蜀地人士在朝廷中任职的有十几个人,皇帝听到传言起疑心,不再让他在京城为官。
D.赵雄机智应付,保护儒生。朱熹因极论时事惹怒皇帝,赵雄巧妙应对,再加上周必大的规劝,从而避免朱熹受处罚。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难之,遣中使 谕雄,雄奏:“金使必不敢不顺,即有他,臣得引与就馆。”
(2)王蔺为御史,以故事不可,上疏论之。雄乞免,改知泸南安抚使。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施师点,字圣与,上饶人。十岁通六经,十二能文。弱冠游太学,试每在前列,司业高宏称其文深醇有古风。寻授以学职,以舍选奉廷对,调复州教授。未上,丁内艰。服除,为临安府教授。
乾道元年,陈康伯荐,赐对,言:“历年屡下诏恤民,而惠未加浃。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上曰:“非卿不闻此言。”诏从之。
八年,兼权礼部侍郎,除给事中,时太子詹事已除,上又特令增员为二,命兼之。赐对,言:“比年人物骫骳,士气耗,当广储人材以待用。”上曰:“观卿所奏,公辅器也。”
假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使金。致命金廷,立班既定,相仪者以亲王将至, 命师点退位,师点屹立。相仪者请数四,师点正色曰:“班立已定,尚欲何为?” 不肯少动。在廷相顾骇愕,知其有守,不敢复以为请。及后金使贺正旦至阙,问馆伴:“师点今居何官?”馆伴宇文价于班列中指师点以示之,金使恍然曰:“一见正人,令人眼明。
先是,州郡上供或不以时进,立岁终稽考法,及是,主计臣有喜为督促者, 乞不待岁终先期行之。画命已下,师点矍然曰:“此策若行,上下逼迫,民不聊生。”或谓:“令已出矣。”师点曰:“事有为天下病,惟恨更之不速。”即追寝其议。
十四年,除知枢密院事。师点倦倦搜访人才,手书置夹袋中,谓蜀去朝廷远,人才难以自见,蜀士之贤者,俾各疏其所知,差次其才行、文学,每有除授,必列陈之。
师点尝谓诸子曰:“吾平生仕宦,皆任其升沉。夫人穷达有命,不在巧图,惟忠孝乃吾事也。
得疾薨,年六十九。赠金紫光禄大夫。
(选自《宋史•施师点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授以学职 寻:不久
B.自四年以前   逋:拖欠
C.即追其议 寝:停止
D.事有为天下   病:责备
【小题2】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施师点年纪尚小就通晓《六经》,能写文章。二十岁到太学读书时成绩名列前茅,司业高宏称赞他的文章很朴实,有古代学者的风尚。
B.施师点以上舍身份被选派到朝廷参加廷试,皇上调他任复州教授。未等上任,就遭遇母丧。服丧期满后,任临安府教授。
C.因为州郡上供钱物有不按时呈进的现象,所以朝廷建立了年终稽查考核法。施师点主管统计,请求不等到年终提前考核。
D.施师点认为近年来人才被屈曲,士气耗尽,建议皇帝应广泛储备人才以待急用。 皇上认为他有辅佐的才能。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人穷达有命,不在巧图,惟忠孝乃吾事也。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小题4】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施师点的为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