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
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世。或云:白,凉武昭王暠九世孙也。
(选自《唐才子传.李白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B.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C.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D.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小题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力士脱靴”的典故表现了李白任性不羁,不畏权贵的鲜明个性。
B.翰林是指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从唐朝起开始设立,自唐玄宗后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
C.古人常说的“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D.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又号“谪仙人”。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显示出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官府赦免李白的死罪。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
C.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D.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
(2)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1-07 10:46: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各题。

双调殿前欢·观音山眠松

徐再思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岁寒心不肯为栋梁,翠蜿蜒俯仰相从。

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注释)①观音山:指南京观音门外的观音山。 ②避乖:远离尘世。乖,抵触。 ③秦皇旧日封:秦始皇曾登泰山,在松下避雨,封其树为五大夫。 ④丁固:三国吴人,任尚书时曾梦到松树生其腹上,语人云:“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后封大司徒。

【小题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元曲的标题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曲牌、宫调、题目,本曲中“双调”是曲牌,“殿前欢”是宫调,“观音山眠松”是题目。
B.曲中“高卧”,既紧扣“眠松”之卧态,又切合蛰龙冬卧之特征,以龙喻松,复以松拟人,修辞可称精妙。
C.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常以喻在困顿中保持高尚的节操。而“岁寒心”,指词人对现实不满,年年感到心寒,不肯为国效力。
D.文中连续借用了“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三个典故,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构思巧妙。
E.一个“枕”字突出“眠松”形象,照应题目,这株苍松,眠卧山间,看明月,听清风。同时“枕”也和前文中的“梦”联系起来。
【小题2】该元曲主要是通过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联系全曲概括并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宋琪,字俶宝,幽州蓟人。少好学,晋祖割燕地以奉契丹,契丹岁开贡部,琪举进士中第,署寿安王侍读,时天福六年也。幽帅赵延寿辟琪为从事,会契丹内侵,随延寿至京师。延寿子赞领河中节度,署琪为记室。赞镇庐州,表为观察判官。部有冤狱,琪辨之,免死者三人,特加朝散大夫。太宗为府尹,初甚加礼遇,琪与宰相赵普、枢密使李崇矩善,出入门下,遂恶之,乃白太祖出琪知龙州,移阆州。太宗即位,召赴阙。八年春正月,擢拜右谏议大夫、同判三司。三月,改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是秋,上将以工部尚书李昉参预国政,以琪先入,乃迁琪为刑部尚书。十月,自员外郎岁中四迁至尚书为相。九年九月,上幸景龙门外观水硙,因谓侍臣曰:“此水出于山源,清冷甘美,凡近河水味皆甘,岂非余润之所及乎?”琪等对曰:“实由地脉潜通而然,亦犹人之善恶以染习而成也。”端拱初,上亲耕籍田,以旧相进位吏部尚书。二年,将讨幽蓟,诏群臣各言边事。琪疏上,琪本燕人,以故究知蕃部兵马山川形势。上称之。俄又上奏疏奏颇采用之淳化五年蕃将李继迁寇灵武贼帅李顺攻劫州县琪又上书言边事奏入上密写其奏令边将择利而行。
至道元年春,大宴于含光殿,上问琪年,对曰:“七十有九。”上因慰抚久之。二年春,拜右仆射,特令月给实奉一百千,又以其衰老,诏许五日一朝。琪素有文学,颇谐捷。二年九月被病,令其子贻序秉笔,授辞作《多幸老民叙》,又口占遗表数百字而卒。赠司空,谥惠安。在使府前后三十年,周知人情。在相位日,百执事有所求请,多面折之,以是取怨于人。
(节选自《宋史·列卷二十三》)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俄又上奏疏\奏颇采用之\淳化五年\蕃将李继迁寇灵武贼帅\李顺攻劫州县\琪又上书言边事\奏入\上密写其奏\令边将择利而行\
B.俄又上奏疏\奏颇采用之\淳化五年\蕃将李继迁寇灵武\贼帅李顺攻劫州县\琪又上书言边事\奏入上\密写其奏令\边将择利而行\
C.俄又上奏\疏奏\颇采用之\淳化五年\蕃将李继迁寇灵武\贼帅李顺攻劫州县\琪又上书言边事\奏入上\密写其奏令\边将择利而行\
D.俄又上奏\疏奏\颇采用之\淳化五年\蕃将李继迁寇灵武\贼帅李顺攻劫州县\琪又上书言边事\奏入\上密写其奏\令边将择利而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辟是中国古代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朝廷召之称征,三公以下召之称辟,选拔那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
B.“至道”是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行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首创年号。宋太祖的年号有建隆、乾德、开宝三个。
C.刑部,六部之一,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其余五部为吏、户、礼、兵、工部,各部最高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
D.“谥”即谥号,古代君王、诸侯、大臣、后妃等死去,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而给予一个带有褒扬性质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琪严恪职守。他在担任庐州观察判官期间,为有冤屈有犯人辨明案情,使得三人免于死罪。
B.宋琪深受信任。太宗一直对他以礼相待,即位以后立即召宋琪进京,一年中四次升迁,任宰相。
C.宋琪年高望重。他八旬被授右仆射,月俸丰厚,诏许五日一朝,死后被追封司空爵位,谥惠安。
D.宋琪有才能。他博学能文,才思敏捷,幽默诙谐;为官几十载,了解世太人情,尤其通晓吏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琪等对曰:“实由地脉潜通而然,亦犹人之善恶以染习而成也。
(2)在相位日,百执事有所求请,多面折之,以是取怨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