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世杰,范阳人。少从张柔戍杞,有罪,遂奔宋,隶淮兵中,无所知名。阮思聪见而奇之,言之吕文德,文德召为小校。累功至黄州武定诸军都统制。攻安东州,战疾力,与高达援鄂州有功,转十官。咸淳四年,大军筑鹿门堡,吕文德请益兵于朝,调世杰与夏贵赴之。及吕文焕以襄阳降,命世杰将五千人守鄂州。世杰以铁縆锁两城,夹以炮弩,其要津皆施杙,设攻具。大军破新城,长驱而下,世杰力战,不得前,遣人招之,不听。世杰提所部兵入卫,道复饶州,乃入朝。时方危急,征诸将勤王多不至,独世杰来,上下叹异。自和州防御使不数月累加至保康军承宣使,总都督府兵。遣将四出,取浙西诸郡,复平江、安吉、广德、溧阳诸城,兵势颇振。二年正月,大军迫临安,世杰请移三宫入海,而与天祥合兵背城一战。丞相陈宜中方遣人请和,不可,白太皇太后止之。未几,和议亦沮。兵至皋亭山,世杰乃提兵入定海。石国英遣都统卞彪说之使降,世杰以为彪来从己俱南也,椎牛享之,酒半,彪从容为言,世杰大怒,断其舌,磔之巾子山。明年,元帅张弘范等兵至崖山,或谓世杰曰:"北兵以舟师塞海口,则我不能进退,盍先据海口。幸而胜,国之福也;不胜,犹可西走。"世杰恐久在海上有离心,动则必散,乃曰:"频年航海,何时已乎?今须与决胜负。"悉焚行朝草市,结大舶千余作水砦,为死守计,人皆危之。已而弘范兵至,据海口,樵汲道绝,兵茹干粮十余日,渴甚,下掬海水饮之,海咸,饮即呕泄,兵大困。世杰率苏刘义方兴日大战.弘范得世杰甥韩命以官使三至招之世杰历数古忠臣曰吾知降生且富贵但为主死不移耳/二月癸未,弘范等攻崖山,世杰败,走卫王舟。大军薄中军,世杰乃断维,以十余舰夺港去。后还收兵崖山,刘自立击败之,降其将方遇龙、叶秀荣、章文秀等四十余人。世杰复欲奉杨太妃求赵氏后而立之,俄飓风坏舟,溺死平章山下。
(摘自《宋史·张世杰传》有删减)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弘范得世杰甥韩/命以官/使三至招之/世杰历数古忠臣曰/吾知降且富贵/但为主死不移耳
B.弘范/得世杰甥韩/命以官使三至招之/世杰历数古忠臣/曰吾知降生且富贵/但为主死不移耳
C.弘范得世杰甥韩/命以官/使三至招之/世杰历数古忠臣/曰吾知降生且富贵/但为主死不移耳
D.弘范/得世杰甥韩命以官/使三至招之/世杰历数古忠臣曰/吾知降且富贵/但为主死不移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勤王: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保护君王。
B.三宫:“宫”在秦汉以后指帝王之宫,汉代以皇帝、皇后、太后合称为“三宫”。
C.行朝:指皇帝临时驻在之处。南宋兵败迁都崖山,这里成了临时朝廷
D.癸未:是干支之一,顺序为第30个。“二月癸未”即农历二月三十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世杰少有奇才,受到重用。他少时曾有犯法的行为,但他有奇才,受到重用,多次立功其官阶连续升迁。
B.张世杰忠于朝廷,入卫有功。元军攻破新城,他奋力战斗;元军招降他,他不顺从;朝廷危念他独自率部入卫。
C.张世杰果决英勇,敢于死守。卞彪劝降,他断其舌裂其身;退守崖山宋军赶到,他烧毁行朝市,连船作寨死守。
D.张世杰忠贞不渝,可歌可泣。他至死不移忠于南宋之志,战败了还思虑保卫王船,还想侍太妃寻求赵氏后代立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咸淳四年,大军筑鹿门堡,吕文德请益兵于朝,调世杰与夏贵赴之。
(2)丞相陈宜中方遣人请和,不可,白太皇太后止之。未几,和议亦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1-09 10:43: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魏了翁字华父,邛州蒲江人。年数岁从诸兄入学,俨如成人。少长,英悟绝出,日诵千余言,过目不再览,乡里称为神童。年十五,著《韩愈论》,抑扬顿挫,有作者风。
庆元五年,登进士第。时方讳言道学,了翁策及之。授佥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尽心职业。嘉泰二年,召为国子正。明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召试学士院。韩侂胄用事,谋开边以自固,遍国中忧骇而不敢言。了翁乃言:“国家纪纲不立,国是不定,风俗苟偷,边备废弛,财用凋耗,人才衰弱,而道路籍籍,皆谓将有北伐之举,人情恟恟,忧疑错出。金地广势强未可卒图求其在我未见可以胜人之实盍亦急于内修姑逭外攘不然举天下而试于一掷宗社存亡系焉不可忽也。”策出,众大惊。
明年,迁校书郎,以亲老乞补外,乃知嘉定府。差知汉州。会境内桥坏,民有压死者,部使者以闻,诏降官一秩,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未数月,复元官知眉州。眉虽为文物之邦,然其俗习法令,持吏短长,故号难治。闻了翁至,争试以事。乃尊礼耆耇,简拔俊秀,朔望诣学宫,亲为讲说,诱掖指授,行乡饮酒礼以示教化,增贡士员以振文风。复蟆颐堰,筑江乡馆,利民之事,知无不为。士论大服,俗为之变,治行彰闻。
改资政殿学士、湖南安抚使、知潭州,复力辞,诏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未几,改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累章乞骸骨,诏不允。疾革,复上疏。门人问疾者,犹衣冠相与酬答,语蜀兵乱事,蹙额久之,口授遗奏,少焉拱手而逝。后十日,诏以资政殿大学士、通奉大夫致仕。
遗表闻,上震悼,辍视朝,叹惜有用才不尽之恨。诏赠太师,谥文靖,赐第宅苏州,累赠秦国公。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六》,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地广势强未可/卒图求其在/我未见/可以胜人之实/盍亦急于内/修姑逭外攘/不然/举天下而试于一掷/宗社存亡系焉/不可忽也
B.金地广势强未可/卒图求其在/我未见/可以胜人之实/盍亦急于内修/姑逭外攘/不然/举天下而试/于一掷宗社存亡/系焉不可忽也
C.金地广势强/未可卒图/求其在我未见/可以胜人之实/盍亦急于内/修姑逭外攘/不然/举天下而试于一掷/宗社存亡系焉/不可忽也
D.金地广势强/未可卒图/求其在我/未见可以胜人之实/盍亦急于内修/姑逭外攘/不然/举天下而试于一掷/宗社存亡系焉/不可忽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学博士”,中国宋朝时期设立的一种官职,主要负责教授学生兵书、弓马等军事方面的知识。
B.“秩”在古代既指官吏的俸禄,也指官吏的官阶、品级,文中的“秩”采用的是第二个意思。
C.“太师”是官名,为辅弼国君之臣,与太傅、太保合称“三公”,拥有实际的职权。
D.“乞骸骨”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辞官的一种说法: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又称“乞骸”。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了翁年少聪颖。他几岁时跟从兄长入学,年纪稍长能日读千言,过目不忘;十五岁写成《韩愈论》,有韩愈的遗风。
B.魏了翁敢于直言。在科举考试中因敢于谈论当时忌讳谈论的道学而登进士第,后被授予判官厅公事的职务。
C.魏了翁不畏权贵。当权的韩侂胄策划通过开拓边疆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官民忧虑却不敢作声,魏了翁上书据理力争。
D.魏了翁颇有政治才干。眉州号称难治,魏了翁到任后尊敬厚待老人,选拔人才,探视学宫,敦促教化,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复蟆颐堰,筑江乡馆,利民之事,知无不为。士论大服,俗为之变,治行彰闻。
(2)门人问疾者,犹衣冠相与酬答,语蜀兵乱事,蹙额久之,口授遗奏,少焉拱手而逝。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中进士第,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僚吏郑陶、饶奭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奭造飞语日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加直集贤院。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
召修起居注。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修遂知制诰。逾岁,概始代之。苏舜钦等以群饮逐,概言:“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觖士大夫望,非国之福也。”不报。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擢枢密使、参知政事。数以老求去。
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赐诏曰:“请老而去者,类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谥曰康靖。
(《宋史·赵概传》,有删节)
(注)请郡: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觖:因不满意而怨恨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概不答/
B.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爽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概不答/
C.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概不答
D.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概不答/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人的别名。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
B.起居注,职官名,负责侍从皇帝、记载皇帝的言行。它作为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
C.吏部尚书,古代六部中吏部的最高级长官,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科考、升降等事务
D.元丰,宋神宗的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以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概年少好学,受到重用。科举考试中进士,担任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宋仁宗在殿中曾当面对他赏赐。
B.赵概勤于政务,果断严明。在洪州任职时,筑堤防水,解除章江水患;斩杀驻地逃兵,收监陶、奭二人。
C.赵概为人实在,仗义执言。在皇上面前,为郭申锡、苏舜钦等人开脱罪名;担任参知政事,对张茂成提起奏议。
D.赵概见识高远,积极建言。以太子少师一职退休回家,收集材料编写《谏林》,提醒皇上纳谏,得到皇上的称赞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僚吏郑陶、饶奭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
(2)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薛叔似,字象先,游太学,解褐国子录。初登对,论:“祖宗立国之初,除二税外,取民甚轻。自熙宁以来,赋日增而民困滋甚。”孝宗嘉纳,因曰:“朕在宫中如一僧。”叔似曰:“此非所望于陛下,当论功业如何。正使海内富庶如文、景,不过江左之文、景;法度修明如明、章,不过江左之明、章。陛下即位二十余年,国势未张,未免牵于苟安无事之说。”上默然。迁太常博士,上自除叔似左补阙。叔似论事,遂劾首相王淮去位。
属金主殂,叔似奏:“规模果定,则乘五单于争立之机;规模不存,则恐成五胡迭起之势。”光宗受禅,时传金使入界使名未正,叔似奏:“自寿皇一正匹敌之礼,金人常有南顾之虞,使名未正而遽受之,只以重其玩侮。”翼日复奏:“谋国者畏敌太过。”上奋然开纳。
权户部侍郎。初,丞相周必大请择侍从、台谏忠直者提举太史局,盖用神宗朝司马光与王安礼故事,遂命叔似提举。两浙民有身丁钱,叔似请于朝,遂蠲之。
时韩侂胄开边,除兵部尚书、宣抚使。叔似方乞给降官会分拨纲运募兵鬻马辟致僚佐而皇甫斌唐州之师已败矣遂劾斌南安军安置叔似料敌必侵光、黄,委总领陈谦按行五关,发鄂卒守三关。金果入寇,谦驻汉阳为江左节制。
叔似夙以功业自期,逮临事,绝无可称。以御史王益祥论,夺职。侂胄诛,谏官叶时再论,降两官,谪福州,以兵端之开,叔似迎合故也。久之,许自便。嘉定十四年卒,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恭翼。叔似雅慕朱熹,穷道德性命之旨,谈天文、地理、钟律、象数之学,有稿二十卷。
(选自《宋史·薛叔似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叔似方乞给降官会/分拨纲运募兵/鬻马辟致/僚佐而皇甫斌唐州之师已败矣/遂劾斌/南安军安置/
B.叔似方乞给降官会/分拨纲运/募兵鬻马/辟致僚佐而皇甫斌/唐州之师已败矣/遂劾斌/南安军安置/
C.叔似方乞给降官会/分拨纲运/募兵鬻马/辟致僚佐/而皇甫斌唐州之师已败矣/遂劾斌/南安军安置/
D.叔似方乞给降官会/分拨纲运募兵/鬻马辟致/僚佐而皇甫斌/唐州之师已败矣/遂劾斌/南安军安置/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受禅,指同一朝代,新皇帝接受旧帝让给的帝位,也指古时推举部落首领的―种方式。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D.解褐,脱去粗布衣服。指入仕做官。古代百姓大多穿粗布制成的衣物。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薛叔似忠于国家,金国君主死后,他分析形势,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他指责为国谋划的人太过害怕敌人。
B.薛叔似积极进言,他进言说,现在的百姓的赋税过重;他批评皇帝有苟且偷安之嫌;这些建议都被皇帝高兴接纳。
C.薛叔似有远见,有学识。他预料金国人要入侵,并布置好防备,后来应验了;他仰慕朱熹,且学问广博,著作丰富。
D.薛叔似的仕途有顺利,也有不顺。他被皇帝亲自授官,被丞相依照旧例封官;他受韩侘胄的牵连而被贬官。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名未正而遽受之,只以重其玩侮。
(2)叔似夙以功业自期,逮临事,绝无可称。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必大字子充。少英特,父死,鞠于母家,母亲督课之。绍兴二十年,第进士,授徽州户曹。中博学宏词科教授建康府。孝宗践祚,除起居郎。侍经筵,尝论边事,上以蜀为忧,对曰:“蜀民久困,愿诏抚谕,事定宜宽其赋,则安矣。”应诏上十事,皆切时弊。

给事中,缴驳不辟权幸。久之,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兼权兵部侍郎。一日,诏同王之奇、陈良翰对选徳殿,袖出手诏,举唐太宗、魏征问对,以在位久,功未有成,治效优劣,苦不自觉,命必大等极陈当否。退而条陈:“陛下兵以图恢复而将数易是用将之道未至择人以守郡国而守数易是责实之方未尽诸州长吏倏来忽去吏奸何由可察民瘼何由可苏!”上善其言,为革二弊。江、湖旱,请捐南库钱二十万代民输,上嘉之曰:“卿不迎合,无附丽,朕所倚重。”除兵部侍郎,寻兼太子詹事。奏言:“太宗储才为真宗、仁宗之用,仁宗储才为治平、元祐之用。自章、蔡沮士气,卒致裔夷之祸。秦桧忌刻,逐人才,流弊至今。愿陛下储才于闲暇之日。”

乞归,弗许。除参知政事,上曰:“执政于宰相,固当和而不同。前此宰相议事,执政更无语,何也?必大曰:“大臣自应互相可否。自秦桧当国,执政不敢措一辞,后遂以为当然。陛下虚心无我,大臣乃欲自是乎?惟小事不敢有隐,则大事何由蔽欺。”上深然之。久旱,手诏求言。宰相谓此诏一下,州郡皆乞振济,何以应之,约必大同奏。必大曰:“上欲通下情,而吾侪阻隔之,何以塞公论。”拜枢密使。上曰:“若有边事,宣抚使惟卿可,他人不能也。”上诸军升差籍,时点召一二察能否,主帅悚激,无敢容私。创诸军点试法。

淳熙十四年,拜右丞相。十六年,拜左丞相。庆元四年,薨,谥文忠。有《平园集》。

(选自《宋史·周必大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陛下练兵以图/恢复而将数易/是用将之道未至/择人以守郡国而守数易/是责实之方未尽/诸州长吏倏来忽去/吏奸何由可察/民瘼何由可苏
B.陛下练兵以图恢复而将数易/是用将之道未至/择人以守郡国而守数易/是责实之方未尽/诸州长吏倏来/忽去吏奸何由可察/民瘼何由可苏
C.陛下练兵以图恢复而将数易/是用将之道未至/择人以守郡国而守数易/是责实之方未尽/诸州长吏倏来忽去/吏奸何由可察/民瘼何由可苏
D.陛下练兵以图/恢复而将数易/是用将之道未至/择人以守郡国而守数易/是责实之方未尽/诸州长吏倏来/忽去吏奸何由可察/民瘼何由可苏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学宏词科”也作“博学鸿词科”。“博学宏词科”是封建王朝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为制科之一种。
B.“教授”原指传授学业,后成为学官名。教授之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C.“经筵”是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D.“权”指暂时代理官职,与“摄”“假”“署”“行”“转”意思一样,文中指周必大暂代给事中这一职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必大受母教诲,学业有成。年少时父亲去世,由母亲娘家抚养,母亲亲自教授他学业,他在绍兴二十年时考中进士。
B.周必大为官刚正,不避权贵。皇上问他治政好坏时,周必大一一陈述,连皇上都赞赏他不迎合别人,不附会权贵。
C.周必大治政有方,重视人才。他的建议多得到皇上的肯定,任参知政事期间,还奏请皇上闲暇之时储备人才。
D.周必大考察将帅,严格有法。对各位统帅呈上的升迁名单,不时点名召见一二人并考察其才能,统帅们不敢徇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蜀民久困,愿诏抚谕,事定宜宽其赋,则安矣。
(2)必大曰:“上欲通下情,而吾侪阻隔之,何以塞公论。”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美,字玄圭,贝州清河人。少善书计,初为左藏小吏,以强干闻。三司荐奏特补本库专知出为澶周每有求取美必曲为供给周太祖闻之怒,将谴责之,而恐伤世宗意,徙美为濮州马步军都虞候。    
世宗即位,召为枢密承旨。时宰相景范判三司,被疾,世宗命美为右领军卫大将军,权判二司。世宗征淮南,留美为大内部署。一日,方假寐,忽觉心动,遽惊起行视宫城中。少顷,内酝署火起,既有备,即扑灭之。俄真授三司使。
四年,世宗再幸淮上,皆为大内都点检。北征,又为大内都部署。师还,为左监门卫上将 军,充宣徽北院使,判三司。美强力有心计,周知其利病,每有所条奏,上多可之,常以干敏称。 世宗连岁征讨,粮馈不乏,深委赖焉。然以澶渊有所求假,颇薄之,美亦自愧。恭帝嗣位,加检校太傅。
初,李筠镇上党,募亡命,多为不法,渐倔强难制。美度筠必叛,阴积粟于怀、孟间。后筠果叛,太祖亲讨之,大军十万出太行,经费无阙,美有力焉。拜定国军节牟。县官市木关中,同州 岁出缗钱数十万以假民,长吏十取其一,谓之率分钱,岁至数百万,矣不取。未几,他郡有诣阙诉长吏受率分钱者,皆命偿之。
乾德五年,移镇沧州。太平兴国初来朝,改左骁卫上将军。美献都城西河曲湾果园二、蔬圃六、亭舍六十余八年,请老,以本官致仕。
(选自《宋史•张美传》)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司荐/奏特补本库专/知出为澶州粮料使/周世宗镇澶渊/每有求取/美必曲为供给
B.三司荐奏/特补本库专知/出为澶州粮料使/周世宗镇澶渊/每有求取/美必曲为供给
C.三司荐/奏特补本库专知/出为澶州粮料使/周世宗镇澶渊/每有求取/美必曲为供给
D.三司荐奏/特补本库/专知出/为澶州粮料使/周世宗镇澶渊/每有求取/美必曲为供给
【小题2】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庙号称谓。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称号,常用“祖”与“宗”区分。开国皇帝一般称“祖”,后继皇帝称“宗”。
B.权,暂时代理官职的意悤。在我国古代暂代官职的词语还有“署”、“假”、“摄”、“领”、“行”等。
C.节度,节制约束、调度指挥之意,掌握古代地方军政大权。唐朝初期在边境设置,宋代初期解除兵权,成为一种象征荣誉的虚职。
D.致仕,即 “交还官职,即辞官”。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不做了,把官职交还 给皇帝,称“致仕”,而“乞骸骨”则是指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小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美年轻有为。他从小擅长做文书会计工作,初任左藏小吏时,就以能力强、工作干练而闻名。
B.张美料敌于先。李筠镇守上党,常干不法之事。张美料想到他一定会叛乱,暗地在怀、孟之间积聚粮食,为世宗后期的讨伐提供了物质保障。
C.张美廉洁疏财。在率分钱事件中,只有张美对这不义之财分文不取。退休之前,他还捐献出了京城西边河曲湾果园二座、菜园六处、亭舍六十多栋。
D.张美机敏警觉。任大内部署时,内酝署起火,因有准备,大火很快被扑灭,后被正式授任三司使。
【小题4】把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