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汉宫春·立春日

[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注]①春幡:古时风俗,每逢立春,剪彩绸为花、燕等状,插于妇女之发,或缀于花枝之下,曰春幡,也名彩胜。②解连环:《战囯策·齐策》记载,秦昭王遣使齐国,送上玉连环—串,请齐人解环。群臣莫解。齐后以椎击破之,曰:“环解矣。”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美人头上幡”“年时燕子”“东风”这些意象传达出了“春已归来”的讯息。
B.词中提到的“燕子”亦即欧阳修在《春日帖子》里提到的“共喜钗头燕已来”中的“燕”。
C.“生怕”二字表达作者怕见花开花又落,失地却不能收复,自己有家难回的惆怅之情。
D.此词上片突出立春时节的景物,下片情景交融,着重抒发作者自己的忧国怀乡之情。
【小题2】古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下片“却笑”五句却能传此之妙,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0-31 10:51: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①建康:今南京,曾为六朝国都。②史正志,字致道,时知建康府兼建康行宫留守。③安石:即谢安,字安石,早寓居会稽,晋孝武帝时任宰相,“淝水之战”大败前秦苻坚,晚年位高遭忌被疏。④宝镜,唐李濬《松窗杂录》载秦淮河有渔人网得宝镜,能照见五脏六腑,渔人大惊,失手宝镜落水,后遂不能再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词人登上高楼,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感慨。“闲愁千斛”是形容愁苦极多,所谓“闲愁”是作者故作轻松之笔。
B.上阕四、五两句,采用反问的方式,把“吊古伤今”落到实处,在问答中勾画出大声疾呼、痛苦欲绝、义愤填膺的词人形象。“兴亡满目”,“兴亡”是偏义词,侧重于“亡”字。
C.最后两句,写词人眺望江面,看到狂风怒号,预感到风势将会愈来愈大,可能明朝长江卷起的巨浪,会把岸上的房屋推翻。用长江风浪险恶,暗指南宋的危局。
D.“吊古”之作,大都借以抒发感慨或鸣不平。辛弃疾这首吊古伤今的词作,写得尤为成功,感人至深。写景时,感情色彩极其浓郁;抒情时,笔调极为深沉悲凉。
【小题2】词的上片主要抒发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