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北宋都城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13 08:37: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曹参赵括
南宋洪迈
汉高祖疾甚,吕后问日:“萧相国既死,谁令代之上?”曰:“曹参可。”萧何事惠帝,病,上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对曰:“知臣莫若主。”帝曰:“曹参何如?”曰:“帝得之矣。”曹参相齐,闻何薨,告舍人,趣治行,吾且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其父奢不能难,然不谓善,谓其母曰:“赵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后廉颇与秦相持,秦应候行千金为反间于赵,曰:“秦之所畏,独赵括耳。”赵王以括代颇将。蔺相如谏,王不听。括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又不听。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白起代王訖,遂胜赵。
曹参之宜为相,高祖以为可,惠帝以为可,萧何以为可,参自以为可,故汉用之而兴。赵括之不宜为将,其父以为不可,母以为不可,大臣以为不可,秦王知之,相应侯知之,将白起知之,独赵王以为可,故用之而败。呜呼将相安危所系可不监哉且秦以白起易王龁(he)而赵乃以括代廉颇不待于战而胜负之形见矣。
(选自《容斋随笔・卷二》,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呜呼/将相安危所系可/不监哉且/秦以白起易/王龁而赵乃以括代廉颇/不待于战/而胜负之形见矣
B.呜呼/将相安危所系/可不监哉/且秦以白起易王龁/而赵乃以括代廉颇/不待于战/而胜负之形见矣
C.呜呼/将相安危所系/可不监哉/且秦以白起/易王龁/而赵乃以括代/廉颇不待于战/而胜负之形见矣
D.呜呼将相/安危所系/可不监哉/且秦以白起易王龁/而赵乃以括代廉颇/不待于战/而胜负之形见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
A.惠帝,皇帝的谥号,古代帝王死后,会依其生前事迹给予一个称号。
B.百岁,这里指死亡,因为风俗有所顾忌而不明说。
C.薨,古代称皇帝、王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为“薨”。
D.上书,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给地位高的人写信陈述意见。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高祖临终前,吕后曾问他,萧何去世以后,谁能够接替萧何之职。
B.萧何侍奉惠帝,在惠帝临终前,萧何问惠帝将来谁能够接替惠帝的王位。
C.秦应侯到赵国行反间计,说秦国只惧怕赵括,所以赵王最终让赵括代替廉颇。
D.包括赵括的父母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赵括不适合领兵打仗,只有赵王认为他适合。
【小题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告舍人,趣治行,吾且入相。
(2)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白起代王龁,遂胜赵。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玉琚玉佩鹓鸿列。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注释)①觚棱,宫殿的屋角瓦脊。②天上,指朝廷。③鹓,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④唾壶歌缺,《世说新语》中说,王敦酒后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如意击打唾壶,壶口尽缺。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想象友人即将赴任的临安,宫殿在阳光照耀下高大壮丽,似蓬莱般令人神往。
B.“正钱塘江上”两句,写江水气势磅礴,银白色的浪花奔涌着向前,极具画面感。
C.下阕开篇四个短句急促有力,“能”与“空”凸显了词人激切、无奈的矛盾心绪。
D.“不洒”两句说的是,莫因离别流泪而难为情,应如世间孩童般真实地表达心意。
【小题2】本词结尾“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通过想象离别后的情景来抒发情感。下列诗句 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B.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C.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郑文宝《柳枝词》)
D.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严仁《鹧鸪天·惜别》)
【小题3】本词与下面的诗歌都写送友人赴任,它们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内容加以分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