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贺新郎·兵后寓吴

(南宋)蒋捷

深阁帘垂绣。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影厮伴、东奔西走。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着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

相看只有山如旧。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趁未发、且尝村酒。醉探枵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应,但摇手。

(注)①公元1275年冬,元兵占领了词人的家乡及常州、苏州一带。次年春,又攻占临安。这首词作于1276年秋,词人流寓吴门(苏州)一带。②阜:土山。③枵(xiāo):空。④毛锥:泛称笔。

【小题1】下阕“叹浮云”一句中的“浮云”“苍狗”意味着________;“问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应,但摇手”一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
【小题2】这首词上阕的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03 08:10: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绮罗香·咏春雨

史达祖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沈沈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翦灯深夜语。

(注)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做冷欺花”,给人以触觉上的感受;“将烟困柳”,给人以视觉上的感受;“偷催春暮”,更是巧妙地调动了人们的听觉器官,使人如闻春雨那沙沙的步履声。
B.“尽日”两句,描写春雨的特点,上句是说春雨极细极密,着重刻画的是春雨的动态;下句说春雨忽起忽止,重点表现的是雨的静态。
C.“最妨它”两句,词人融一片愁情于雨景之中,借春雨冥迷暗淡之境表现词人喜忧参半之情,情景两者融洽无间,堪称绝妙。
D.最后两句,词人化用前人诗词,灵活通脱,不仅不离咏雨及思人的主旨,而且还借此更为真切地反映了自己的心情。
E.这首词上片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春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春雨之中,困柳催暮,尽日迷蒙,蝶惊园宿,春泥衔筑,泥泞道路,阻隔杜陵路。
【小题2】词人在咏物的同时,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大义感人

洪 迈

理义感人心,其究至于肌肤而沦骨髓,不过语言造次之间,初非有怪奇卓诡之事也。

楚昭王遭吴阖庐之祸,国灭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返矣,何患无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贤也!”相与从之,或奔走赴秦,号哭请救,竟以复国。

汉高祖入关,召诸县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乃使人与秦吏行至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已而项羽所过残灭,民大失望。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

唐明皇避禄山乱,至扶风,士卒颇怀去就,流言不逊,召入谕之曰:“朕托任失人,致逆胡乱常,须远避其锋。卿等仓卒从朕,不得别父母妻子,朕甚愧之。今听各还家,朕独与子弟入蜀,今日与卿等诀。归见父母及长安父老,为朕致意。”众皆哭曰:“死生从陛下。”自是流言遂息。

贼围张巡于雍丘,大将劝巡降,巡设天子画像,将士朝之,人人皆泣。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而斩之,士心益劝。

河北四凶称王,李抱真使贾林说王武俊,托为天子之语,曰:“朕前事诚误,朋友失意,尚可,况朕为四海之主乎?”武俊即首唱从化。及奉天诏下,武俊遣使谓田悦曰:“天子方在隐忧,以德绥我,何得不悔过而归之?”

王庭凑盗据成德,韩愈宣慰,庭凑拔刃弦弓以。及馆,罗甲士于廷。愈为言安、史以来逆顺祸福之理,庭凑恐众心动,麾之使出,讫为藩臣。

凡此数端,皆异代而同符也。国家靖康、建炎之难极矣,不闻有此,何邪?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究至于肌肤而沦骨髓 浃:浸透
B.将士朝之 帅:带领
C.朋友失意,尚可   谢:道歉
D.庭凑拔刃弦弓以   逆:反叛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竟复国 微自文于君亲
B.父兄除害 吾社之行士先者
C.贼围张巡雍丘  若亡郑有益
D.召入谕曰 虽董以严刑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
(2)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而斩之,士心益劝。
(3)天子方在隐忧,以德绥我,何得不悔过而归之?
【小题4】请简要概括文中“感人心”的“理义”的几种情形。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好事近

吕渭老

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为报布帆无恙,著两行亲札。

从今日日在南楼,鬓自此时白。一咏一觞谁共?负平生书册。

注:①吕渭老,南宋词人。1127年靖康之变,局势危急,宋室南渡,很多士人也纷纷南迁。这首词就是吕渭老南渡平安抵达后,写给友人的。②赤栏桥:在安徽合肥。③南楼:词人在南方的住处。
【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词开首二句写实,点明渡江时的季节、气候和到达地点。雪花飞扬之时,正值寒冬季节,而此时冒雪渡江,可见当时情况比较紧急,这反映了靖康之乱后的动荡局面。
B.三、四句“为报布帆无恙,著两行亲札”,即到达后立刻写封简短信札,向友人报告平安,以免他们挂念。“布帆”,布制的船帆。“布帆无恙”,旅途平安,没出事故。
C.三、四句紧承第二句句意:这样已平安抵达江南,就赶紧写信报平安。“两行”,表示信极短,不及谈及别事。词作上片语虽平实简洁,感情却深沉真诚。
D.下片首句“从今日日在南楼”中“从今”二字,带有期盼、希望的意味,与上片首句遥相呼应。中原沦于敌手,何日能再回去?用“日日”加以强调,从今以后,天天都要栖息在南方。
E.“一咏一觞谁共”,“一咏一觞”,指赋诗饮酒,运用比喻的手法。“谁”,这里指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句是说自己来到江南,与友人天各一方,而目前战乱频仍,何日能相聚互诉衷肠呢?
【小题2】联系全词,分析作者“鬓自此时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