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小题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小题2】“鹏北海,凤朝阳
A.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5-05 09:45: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玉楼春·乙丑京口奉祠西归,将至仙人矶
辛弃疾
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
(注)①奉祠,即拜奉宫观衔,无实职。时年辛弃疾六十六岁,在镇江府知府任上。受降两官处分,后又被罢官,到宫观挂空名。②仙人矶:南京西南长江中的一座小岛。
(1)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写夕阳下京口的凄清景象,不免联想到六朝时此地的兴盛繁华,盛衰对比之下,词人感慨良多。
B.“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只有沙洲的两只白鹭关心六朝的兴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废的寒心。
C.“仙人矶下多风雨”两句,写出了客观环境的险恶,词人想停留也停留不下来,“多风雨”也暗指词人的仕途困境。
D.“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词人想抖擞精神振作起来,可现实的种种遺遇又让他凉透了心。
E.这首词上片说历史的兴废,下片说人生的进退,通过自然景象和行程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情感。
(2)从这首词看,词人对国家命运、自身遭遇各持什么态度?请结合全词做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