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辛弃疾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延,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注]①这首词是孝宗淳熙七年(1181年)秋,作者为张仲固奉调兴元(治所在今陕西汉中)知府设宴饯行时所作,当时作者亦将赴任隆兴(今江西南昌)知府兼江南西路安抚使。②三秦:指关中地区,项别破秦入关,把关中之地分给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因称关中为三秦。③一编书是帝王师:指张良从圯上老人处获得《太公兵法》而成为帝师。
【小题1】“开汉业”在上阕中具体指哪两件事?上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小题2】请简要赏析下阕“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7-12 09:01: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①,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②。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③。

(注) ①鸣髇血污:鸣髇(xiāo):即鸣镝,是一种响箭。《史记·匈奴传》载匈奴太子冒顿作鸣镝,射杀其父而夺位。此借指金主完颜亮被部属杀死。②季子:苏秦字季子,战国时的策士,以合纵策游说诸侯佩六国相印。③射南山虎:《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富民侯:《汉书》载:“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落日塞尘起”开篇营造气氛,准确渲染出敌寇甚嚣尘上的气焰。下文“胡骑”“汉家”对举,进一步写出两军对峙,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场面。
B.“谁道投鞭飞渡”一句,以前秦苻坚南侵东晋投鞭断流却不免败亡的典故,暗指宋朝军队虽规模宏大,却终究不堪一击,令人痛惜。
C.“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二句,正是词人自己当年飒爽英姿的写照。词人以“季子”自比,突出自己以天下为己任,意气风发的少年锐进之气。
D.全词上阕颇类英雄史诗开端,下阕转而表达了壮志消磨之悲,多处用典故寄寓情志,颇见雄豪之气,体现了辛词一贯的风格。
【小题2】请简要分析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二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致。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①此词写于南宋光宗绍熙年间,辛弃疾闲居多年后被起用,又受到谏官弹劾罢官。②燃犀:点燃犀牛角。③元龙:陈元龙,为人忠亮高爽,有扶世济民的大志。④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清淡的生活。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写登楼所见及由此引发的联想。“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二句暗指西北大好河山被金兵占领,只有“万里长剑”才能力挽狂澜,收复失地,寄托了词人的雄心抱负。
B.“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由实入虚,和前面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情感基调由前面的热烈浪漫转入清冷幽凄,表面上是写月夜中双溪楼给人的感觉,实际上是借景喻事,暗示时下局势的险恶。
C.“风雷怒,鱼龙惨”,“怒”“惨”二字,紧接着上貝的“怕”字,从月明星淡进入惊心动魄的境界,字里行间,跳跃着虎虎生气。
D.“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写眼前的流水本欲飞奔畅流,一泻千里,可受到高峡夹逼,只得收敛势头。这是词人以流水受制暗喻自己屡次受制于主和派,隐含壮志难酬的无奈。
【小题2】请指出下阕釆用的主要表达技巧以及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3】(新高考新导向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本词中有“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这两处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