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1-13 10:52: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①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白鸥,一身都是愁。
【注】:①“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官员,对作者有知遇之恩。
【小题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山”一句是说青山想同叶衡说话,表明词人此时此刻有攀附丞相之意。
B.“烟雨”两句写烟雨弥漫凄迷,无情地阻断了青山的脚步,使其无法前来。
C.“人言”二句是词人借用人们的一种说法,说人的头发因为愁苦可以变白。
D.结尾两句用拟人化的手法调侃,如果愁苦能催白头发,那沙鸥就一身是愁。
【小题2】“联翩万马来无数”化静为动来写山,颇具情趣。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C.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黄景仁《都门秋思》)
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沁园春·雪》)
【小题3】白居易《白鹭诗》云:“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也垂丝 。”后人评价说,“白诗言愁显 ,辛词言愁晦。”请结合诗句简要说说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二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致。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①此词写于南宋光宗绍熙年间,辛弃疾闲居多年后被起用,又受到谏官弹劾罢官。②燃犀:点燃犀牛角。③元龙:陈元龙,为人忠亮高爽,有扶世济民的大志。④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清淡的生活。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写登楼所见及由此引发的联想。“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二句暗指西北大好河山被金兵占领,只有“万里长剑”才能力挽狂澜,收复失地,寄托了词人的雄心抱负。
B.“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由实入虚,和前面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情感基调由前面的热烈浪漫转入清冷幽凄,表面上是写月夜中双溪楼给人的感觉,实际上是借景喻事,暗示时下局势的险恶。
C.“风雷怒,鱼龙惨”,“怒”“惨”二字,紧接着上貝的“怕”字,从月明星淡进入惊心动魄的境界,字里行间,跳跃着虎虎生气。
D.“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写眼前的流水本欲飞奔畅流,一泻千里,可受到高峡夹逼,只得收敛势头。这是词人以流水受制暗喻自己屡次受制于主和派,隐含壮志难酬的无奈。
【小题2】请指出下阕釆用的主要表达技巧以及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3】(新高考新导向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本词中有“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这两处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