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壶中天
张炎①
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子敬同赋。
扬舲万里,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须信平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② 。野人惊问:泛槎 ③ 何处狂客?迎面落叶萧萧,水流沙共远,都无行迹。衰草凄迷秋更绿,惟有闲鸥独立。浪挟天浮,山邀云去,银浦横空碧。扣舷歌断,海蟾④飞上孤白。
【注】①张炎:宋末元初词人。宋亡以后,词人南归。②直:此处指波浪大。③槎:木筏。④海蟾:海月。
⑴上阕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⑵请赏析下阕中“扣舷歌断,海蟾飞上孤白”的妙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7-08 12:37: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寒食书事
(宋)赵元镇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注)①赵鼎:南宋贤相,支持岳飞抗金并荐其为统帅,后因与秦桧论议不合而罢相,连续被贬詹不食而卒。本诗作于他被贬潮州期间。②庞老:庞德,东汉末年隐士,不肯出山,但清明节均携全家上坟祭扫。
【小题1】下列对诗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写偏远僻静的村子里,农家门口即便清静冷落,也还插着柳条,标记寒食节到来,与诗歌题目照应。
B.颔联对仗工整,语言朴实,运用庞老的典故,点明广东广西一带虽然不遵循寒食节禁烟的习俗,但也像庞德一样全家扫墓祭祖。
C.“麦饭”指粗糙的祭品。五六两句寓情于景,运用对比的手法,意在突出宫廷无情、山野有趣,表达诗人对乡野生活的喜爱之情。
D.作者被贬后生活寂寞、无人来访,门前长满青苔,通过喝酒来排遣心中郁结,率性而为,对傍晚城墙上传来的笳声置之不理。
E. 尾联第一句用了拟人手法,以酒杯倚靠着青苔睡卧的样子,写出诗人凌乱的生活状态,突出经历政治风波后他内心的愁苦和失望。
【小题2】本诗通过描绘山野村头的春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三四联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大定岁丙午冬仲月,予由侍从出守汝南。既视事明年,即州之北,得败屋数楹,旁穿上漏,不庇风雨,乃命枝倾补罅,其旧而新之,公余吏退,以为燕息之所。两檐之外,左有笋石,屹然而笔卓;右有仙榆,蔚然而盖偃。每佳夕胜日,予幅巾杖屦,徜徉乎其间。至于倚苍壁而送飞鸿,藉清荫而游梦蝶,方其自得于言意之表也,心如坚石,形如槁木,陶陶然,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其为乐可胜计耶?予自是与木石有忘年莫逆之欢,因榜其轩曰“三友”。

客有过而问焉。曰:“窃闻吾子门屏迹,交亲解散,所友者谁欤?”予指以告。客仰而叹俯而笑曰:(甲)“曩吾以子为达,今子之鄙至此乎!所谓笋石者,鳞皴枯燥,不斤凿,此固无用之石也。所谓仙榆者,离奇卷曲,不中规矩,此亦不材之木也。人且贱而弃之,曾不一顾,子恶取而独友于是哉?”予曰:“嘻!若知其一,未知其二。向有牛奇章之嘉石,钱吴越之大树,第以甲乙,衣以锦绣矣。予虽欲友,其可得乎?今以予谬人,与夫顽石散木,皆绝意于世,亦无所事焉,此其所以为友也。夫人情之嗜好,固不在乎尤物,而在乎适意而已。(乙)然必先得之于心,而后寓之于物,故无物不可为乐。虽其所遇不同,亦各适其适也。子意以为何如?”客曰:“是则然矣,奈何木石无情,奚足以知子之区区如此?”予曰:“不然,(丙)人之遇物,但患不诚,果能以诚,则生公之石,可使点头,玄奘之松,亦能回指。幸无忽。”

客愧予言,茫然自失,宜其有会于心者。

(取材于王寂《三友轩记》)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旧而新之 仍:依循B.窃闻吾子门屏迹 杜:关闭
C.不斤凿 任:承受D.奚足以知子之区区如此 区区:微不足道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既视事明年 台隍枕夷夏
B.所友者谁欤 实迷途未远
C.第以甲乙   刘病日笃
D.必先得之于心 虽,犹有未树也
【小题3】本文“曩吾以子为达,今子之鄙至此乎”句中的“此”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概括回答。
【小题4】①“如谢康乐之山水,陶彭泽之琴酒,嵇康之锻,阮孚之屐”这组例子能证明文章甲乙丙处的哪一个观点?
②谢康乐指谢灵运,是_____诗派的开创者;陶彭泽指_____,是_____诗派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