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3年12月28日,沪汉蓉铁路渝(重庆)利(利川)段开通,至此沪汉蓉铁路客运专线全线贯通。该专线经过多种地形区,多次跨越江河,修建难度大。据了解,目前唯独宜昌至利川段未开行动车。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促使沪汉蓉铁路渝利段开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技术因素
B.政策因素
C.经济因素
D.自然因素
【小题2】宜昌至利川段未开行动车的主要原因是( )
A.沿线资源丰富,运量大,难以提速
B.沿线地形条件复杂,桥梁、隧道居多
C.沿线人口稠密,地表崎岖,气候条件复杂
D.沿线经济落后,为联系更多的小城镇
【小题3】关于沪汉蓉铁路修建的主要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交通更完善,前来务工、旅游等的客流将加速流动
B.增大了铁路联网效应,直接缓解了长江沿江货运压力
C.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圈、长江三角洲城市圈联系更密切
D.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十”字铁路结构,从武汉到全国各大城市更快捷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3-17 09:04: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8年12月25日,连接浙江杭州市和安徽黄山市的杭黄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条铁路被称为“最美的铁路”。
读杭黄高铁线路走向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杭黄高铁没有沿杭徽高速公路走向,而是沿富春江、千岛湖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A.方便沿线地区的木材运输
B.受人口和城市分布状况的影响
C.避开复杂的地形地势状况
D.带动沿线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
【小题2】杭黄高铁开通运营产生的重要意义是
A.加快两地区之间的物资交流
B.缓解杭微高速公路的货运压力
C.促进沿线地区的旅游业发展
D.改善杭州市区内的交通拥堵状况
同类题2
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周年,其作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支点与连接点,发挥着国际金融中心、世界航运物流中心、商贸中心的作用。图Ⅰ为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珠江三角洲的广东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图Ⅱ为连接香港、澳门、珠海的港珠澳大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有利于( )
①边贸往来和经济的发展
②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
③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地位
④管道运输建设和资源开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小题2】港珠澳大桥的建设( )
A.促进港珠澳三地人口数量以及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B.受到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影响,工程量大,成本高
C.中段改为海底隧道是为了缩短通行距离,节约时间
D.加速了大湾区的区域融合,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同类题3
世界上穿越沙漠、戈壁最长的高速公路—北京至新疆高速公路(京新高速)全线于2017年7月15日正式通车,此公路是“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之一,与现有公路相比,京新高速使北京到乌鲁木齐的运输距离缩短了1300多公里。读“京新高公路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京新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①冻土融化 ②水源短缺 ③泥石流多发 ④流沙危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下列关于京新高速公路修建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促进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②缓解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③缩短了东西之间的运输距离 ④改变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3】导致京新高速公路沿线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人类活动
同类题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由89万公里增长到358万公里,提前13年实现了总长35万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基本贯通。其中,高速公路由“十五”期末的4.1万公里发展到7.4万公里,五年新增3.3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下列运输行为最适宜选择公路运输的是 ( )
A.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到中国
B.从北京到海南旅游
C.上海有一批重型机械运到广州
D.山东的新鲜蔬菜送到北京市场
【小题2】决定我国公路建设成就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我国自然条件适宜发展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
B.为了社会稳定、国防安全应多修公路
C.加强交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D.我国公路建设技术成熟
【小题3】下列关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高速公路
B.城市交通网络与高速公路没有关系
C.高速公路的建设可以影响城市空间发展
D.高速公路要尽可能通过城市市区
同类题5
左下图中的铁路线是2014年底贯通的兰新高速铁路局部路段,为保障列车正常运营,该路段建有许多地上隧道,在隧道一侧留有通风和采光的窗口。右图是该路段甲地隧道施工现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地上隧道的主要作用是
A.遮阳防雨
B.避寒保温
C.阻挡风沙
D.防御滑坡
【小题2】甲地隧道窗口应该避开
A.北侧
B.东侧
C.西侧
D.南侧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交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