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东吴逆旅

陈必复

他乡又寒食,牢落[注]动归心。

世事少如意,明时无赏音。

江湖千里客,桑柘一春深。

昨夜还家梦,西窗见绿阴。

(注)牢落:零落的样子。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的“他乡”点出了诗人的境遇,也照应了题目的“逆旅”;“寒食”则巧妙地体现出本诗的写作时间。
B.第二句既写出了作者独居于旅馆时的孤单、寂寞、无聊的状态,又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诗人的归乡心切。
C.颔联运用议论,写出了世间事很难如意,更不用说第二天旅途中没有知音同行,表达了诗人的苦闷与孤独。
D.尾联运用虚写手法,写自己晚上做梦回到故乡,在梦中见到了“绿阴”之景,凸显了诗人的思乡情深。
E.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在诗中所写的情感直接而又深沉,语言十分自然真切,毫无雕琢之痕。
【小题2】“江湖千里客,桑柘一春深”一联是怎样体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1-05 03:03: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风雨中诵潘邠老
(宋)韩淲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注):①潘邠(bīn)老:传北宋诗人潘大临,字邠老,其诗句“满城风雨近重阳”名闻遐迩。后世多有借此句续诗成篇者。②韩淲(biāo):南宋诗人,有高节,从仕不久即归乡,作此诗时年约40岁。③吴山:在浙江杭州城内。④行藏:语出《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后多指出仕及归隐。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重阳节前登吴山,正逢风雨,前人的诗意与自己眼前的景象恰相吻合,于是即景生情,落笔成章,虽直引前人成句入诗,但妙合无垠,别成佳作。
B.第三句写自己虽在中年,却已有年届晚境之感,老眼昏花,健忘到记不清行路,索性不再把远近放在心上。既有岁月催人老的悲慨,又有不戚戚于此的超然。
C.第四句紧承上句,抒写胸臆,说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胸怀坦荡,壮心尚存,全句呈现激扬的情绪,但“任”字的使用也流露出不能自主决定命运的无奈。
D.第三联写自然风光每每让人诗兴大发,而眼前这派秋景,却只带给诗人无尽的痛苦感伤。两句一放一收延续上联的跌宕之势,颇有杜诗顿挫之风。
【小题2】论者谓此诗尾联有“文已尽而意无穷”之妙,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