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
辛弃疾
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
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
【注】①柴桑:地名。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陶渊明的家乡,陶渊明晚年居佳于此。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词的上阕是对陶渊明晚年生活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陶渊明躬耕田亩的清贫生活,也写出了他安贫乐道的乐观心态。
B.作者在词中充分展现出对陶渊明诗作的熟稔,多处化用胸渊明的诗句,如“躬耕”出自“躬耕非所叹”,“王谢”出自“旧时王谢堂前燕”。
C.“晋宋之间事”指的是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战乱不断,乱世下,陶渊明只能选择独善其身,就像其笔下桃花源中的人一样不问世事。
D.“羲皇以上人”是说陶渊明像远古先民一样自足地生活,与“晋宋之间事”形成对比,突出了陶渊明在乱世中生活的恬淡、安宁。
E.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陶渊明的喜爱的词作,写陶渊明其实也是写自己,流露出对陶渊明生活状态的羡慕和对自身无法摆脱世俗生活的烦恼。
【小题2】词的下阕是怎样赞颂陶渊明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2-15 05:04: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最高楼

辛弃疾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待葺个园儿名“逸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赋诗。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注释)①词人时任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抚使,因朝政腐败,奸佞误国,故想退休。②“富贵”句语出《晋书》:“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东晋诸葛长民位高权重,贪婪奢侈,后被刘裕所杀。③“暂忘”句:《汉书》载元王刘交至楚,以穆生等人为中大夫,穆生不嗜酒,元王设醴以待。后来元王的孙子刘戊即位,忘设醴,穆生去。本词后面提到的“穆先生”即这里的穆生。醴(lǐ):甜酒。④亦好:语出唐戎昱《长安秋夕》诗句“在家贫亦好”,借以表达安贫乐道之意。⑤休休:通“咻咻”,指吵闹、乱说话。

【小题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小序交代的写作缘由颇为新奇,儿子以富贵为念,词人借“骂”来激发儿子登上富贵的“最高楼”。这样的主题和如此直接的交代在文雅的书面文学作品中极为罕见。
B.上片说做官的道路危机四伏,要以穆先生,陶县令这些贤人为师,早点隐退,不要期待功名富贵,暗含对朝廷不能用抗战志士的不满。
C.下片想象归隐田园、饮酒吟诗的乐趣。“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两句引用禅语和谚语,说明人生苦短,眼前占有的身外之物都不能长久,不如看淡。
D.这首词借“骂子”表明了词人对待财富的人生态度以及做人做官的道理。显示了词人正直不阿、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小题2】对《最高楼》词,有人评之曰“亦庄亦谐”、“亦雅亦俚(俚:俚俗、通俗)”。请任选其中一点,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回,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注:①茂嘉:辛弃疾族弟,时因事贬官。此词大约作于词人闲居铅山期间。②燕燕:《诗经·邺风》有《燕燕》诗,相传为卫庄公之妻庄姜送别卫庄公之妾戴妫而作。③向河梁:指李陵送别苏武归汉。

【小题1】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借三种悲鸣的鸟声起兴,渲染强烈的悲戚气氛,寄托自己的悲痛心情。
B.“算未抵、人间离别”一句是把“离别”和啼鸟的悲鸣作比较,为下文的“别恨”作铺垫。
C.“谁共我,醉明月?”一句收尾点题,把上文中大片凌空驰骋的想象和议论归结到了送别茂嘉之事上。
D.这首词以事例连贯上下片,内容上几乎完全抛开对茂嘉的送行,而专门罗列古代的“别恨”事例。
【小题2】请从情感内涵方面比较分析“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与《荆轲刺秦王》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两句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