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逢吉为相,内结知枢密王守澄,势倾朝野。惟翰林学士李绅,每承顾问,常排抑之。拟状至内庭,绅多所臧否。逢吉患之,而上待遇方厚,不能远也。会御史中丞缺,逢吉荐绅清直,宜居风宪①之地。上以中丞亦次对官,不疑而可之。
初,穆宗既留李绅,李逢吉愈忌之.绅族子虞颇以文学知名,自言不乐仕进,隐居华阳川。及从父者为左拾遗,虞与耆书求荐,误达于绅。绅以书诮之,且以语于众人。虞深怨之,乃诣逢吉,悉以绅平日密论逢吉之语告之。逢吉益怒,使虞与补阙张又新及从子前河阳掌书记仲言等伺求绅短,扬之于士大夫间,且言:“绅潜察士大夫,有群居议论者,辄指为朋党,白之于上。”由是士大夫多忌之。
及敬宗即位,逢吉与其党快绅失势,又恐上复用之,日夜谋议,思所以害绅者。逄吉乃令王守澄言于上曰:“陛下所以为储贰②,臣备知之,皆逢吉之力也。如杜元颖、李绅辈,皆欲立深王。”度支员外郎李续之等继上章言之。上时年十六,疑未信。会逢吉亦直奏言绅不利无占请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二月癸未,贬绅为端州司马。逢吉乃帅百官表贺,右拾遗内供奉昊思独不贺。逢吉怒,以思为吐蕃告哀使。丙戌,贬翰林学士庞严为信州刺史,蒋防为汀州刺史。严与防皆绅所引也。
张又新等犹忌钟,日上书言贬绅太轻,上许为杀之。朝臣莫敢言,独翰林侍读学士韦处厚上疏,指述:“绅为逢吉之党所谗,人情叹骇。绅蒙先朝奖用,借使有罪,犹宜容假,以成三年无改之孝,况无罪乎!”于是上稍开寤。会阅禁中文书,有穆宗所封一箧,发之,得裴度、杜元颖、李绅疏请立上为太子。上乃嗟叹,悉焚人所上谮绅书。虽未即召还,后有言者,不复听矣。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五下,有删节)
【注】①风宪: 风纪法度,这里代指御史。御史的职责是纠弹百官,以正风纪法度。②储贰: 即太子。
【小题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疑而可之 可: 同意
B.逢吉与其党快绅失势 快: 将要
C.与防皆绅所引也   引: 推荐
D.有穆宗所封一箧,发之 发: 打开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深怨之,乃诣逢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且以语于众人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C.扬之于士大夫间 不拘于时,学于余
D.绅为逢吉之党所谗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小题3】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李绅遭受构陷迫害的一组是
①每承顾问,常排抑之
②辄指为朋党,白之于上
③由是士大夫多忌之
④如杜元颖、李绅辈,皆欲立深王
⑤度支员外郎李续之等继上章言之
⑥以思为吐番告哀使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⑤⑥
【小题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会逢吉亦有奏言/绅不利于上/请加贬谪/ 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
B.会逢吉亦有奏/ 言绅不利于上/ 请加贬谪/ 上犹再三覆/ 问然后从之
C.会逢吉亦有奏言/绅不利于上/ 请加贬谪/ 上犹再三覆/ 问然后从之
D.会逢吉亦有奏/ 言绅不利于上/请加贬谪/ 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
【小题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逢吉身为宰相,交结党羽,排斥异己。李绅因为经常批评他,成为了他的重点迫害对象。
B.李逢吉等人为打击李绅多次造谣诬陷,使李绅既在士大夫中受到孤立,又失去了敬宗皇帝的信任。
C.李逢吉对敬宗说,李绅等人当年曾上书拥戴其他王子,敬宗后来在穆宗所留文书中发现了真相。
D.在李逢吉一伙弄权害人时,大部分官员随波逐流,但也有书处厚等人仗义执言,绝不趋炎附势。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惟翰林学士李绅,每承顾问,常排抑之。
(2) 及从父替为左拾遗,虞与耆书求荐,误达于绅。
(3) 张又新等犹忌绅,日上书言贬绅太轻,上许为杀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1-22 08:04: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风雨中诵潘邠老
(宋)韩淲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注):①潘邠(bīn)老:传北宋诗人潘大临,字邠老,其诗句“满城风雨近重阳”名闻遐迩。后世多有借此句续诗成篇者。②韩淲(biāo):南宋诗人,有高节,从仕不久即归乡,作此诗时年约40岁。③吴山:在浙江杭州城内。④行藏:语出《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后多指出仕及归隐。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重阳节前登吴山,正逢风雨,前人的诗意与自己眼前的景象恰相吻合,于是即景生情,落笔成章,虽直引前人成句入诗,但妙合无垠,别成佳作。
B.第三句写自己虽在中年,却已有年届晚境之感,老眼昏花,健忘到记不清行路,索性不再把远近放在心上。既有岁月催人老的悲慨,又有不戚戚于此的超然。
C.第四句紧承上句,抒写胸臆,说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胸怀坦荡,壮心尚存,全句呈现激扬的情绪,但“任”字的使用也流露出不能自主决定命运的无奈。
D.第三联写自然风光每每让人诗兴大发,而眼前这派秋景,却只带给诗人无尽的痛苦感伤。两句一放一收延续上联的跌宕之势,颇有杜诗顿挫之风。
【小题2】论者谓此诗尾联有“文已尽而意无穷”之妙,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