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开篇两小句写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之景,起韵写水势,突出清秋清丽之美,很有层次。
B.“遥岑远目”三句写举目远眺之景,却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运用了移情及物的手法。
C.“落日……断鸿”句在阔大、苍茫的背景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忧愤孤寂的爱国者形象。
D.“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以强烈而极富暗示性的动作勾画了“游子”形象,含蕴丰富,引人联想。
E. 本词在作者早期词作中久负盛名,艺术上也臻于成熟,豪而不放,悲中见壮,力主沉郁顿挫。
【小题2】上阕结句说“无人会,登临意”。请具体说说词人有哪些“登临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2-23 08:01: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赋琵琶

辛弃疾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撚,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注)①琐窗:雕花或有花格的窗户。②《梁州》:《凉州》,唐代乐曲名。③贺老:指贺怀智,唐开元天宝年间善弹琵琶者。④沉香亭:相传唐玄宗与杨贵妃曾于此亭观赏牡丹。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凤尾龙香拨”用杨贵妃弹琵琶的典故,暗指北宋的繁荣堪比盛唐。
B.“最苦将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两句,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诗句来表情达意。
C.下阕写思妇弹奏琵琶思念辽阳征人,词人借此抒发对北方故土的怀念之情。
D.本词用典虽多,却丝毫不显呆板,虚实结合,读后令人有荡气回肠之感。
【小题2】有评论家评论此词说:“琵琶,好音者看来,乐器也;闺怨者看来,倾诉也;无关者看来,一物也。而稼轩看来却有无限家国之恨!”请结合本词上阕和下阕的内容,简析辛弃疾是如何用琵琶写出家国之恨的。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玉楼春
乙丑京口奉祠西归,将至仙人矶
辛弃疾
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
注释:①这首小令写于公元1205年(开禧元年),是辛弃疾六十六岁被罢职离开京口时的作品。②奉祠:即拜奉宫观衔,无实职。③仙人矶:南京西南长江中一小岛。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这两句词人触景生情,由眼前所见景象联想到此地乃六朝人聚居处所,昔日兴盛繁华,如今斜阳草树,败坏衰落,心生感叹。
B.“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千百年来兴盛衰亡无人关心,词人只有设想那沙洲中的双白鹭来表达心中的愤懑。
C.“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这两句中的“多风雨”让词人想停留也停留不下来,运用双关手法写出了客观环境的险恶,也隐含着词人的仕途困境。
D.“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词人抖尽尘埃,也暗指抖落掉官场上的种种污浊,振作起来,不避风雨,趁着秋凉踏上回家之路。
E. 这首词上片说历史的兴废,下片谈人生的进退。通过对自然景象和行程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终于被罢官回家轻松喜悦的心情。
【小题2】从这首词看,词人对国家命运、自身遭遇究竟是什么态度?请结合全词做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