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开篇两小句写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之景,起韵写水势,突出清秋清丽之美,很有层次。
B.“遥岑远目”三句写举目远眺之景,却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运用了移情及物的手法。
C.“落日……断鸿”句在阔大、苍茫的背景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忧愤孤寂的爱国者形象。
D.“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以强烈而极富暗示性的动作勾画了“游子”形象,含蕴丰富,引人联想。
E. 本词在作者早期词作中久负盛名,艺术上也臻于成熟,豪而不放,悲中见壮,力主沉郁顿挫。
【小题2】上阕结句说“无人会,登临意”。请具体说说词人有哪些“登临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2-23 08:01: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
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注①人:指杨济翁、周显先,是东南一带名士。②鸣髂(xiao)血污:出自《史记·匈奴传》,即头曼单于(王)被太子冒顿以鸣镝射杀。③季子:战国时的著名策士苏秦的字,他年轻时曾穿黑貂裘西入秦。④富民侯:出自《汉书·食货志》,即“武帝末年悔征战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恩养富民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词的前四句将“胡骑”与“汉家”对举,以“寒尘起”写敌寇入侵,以“列舰耸层楼”写宋军坚守,自然营造出两军对峙、一触即发的战争紧张气氛。
B.“谁道”引出的三句连用三个典故,暗寓金主完颜亮南侵、气焰嚣张,但最终丧于内乱,事与愿违的事实,化用自然巧妙。
C.上片追昔,“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正是作者当年飒爽英姿的写照;下片抚今,作者搔白首而长叹,表达词人因年已老大而犹未显达的叹老嗟卑之情。
D.“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是作者对自己心迹的表白,他倦于宦游,想要归隐田间,植橘置产,报国无门的彷徨苦闷令人叹惋。
E. 作者两次登临东南名胜,感慕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在自己想要归隐的同时为朋友出谋划策,希望朋友能在万卷诗书中找寻一片天地。
【小题2】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相比,本词最后两句“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注:①茂嘉:辛弃疾族弟,时因事贬官。词闲居瓢泉之作。②鹈鴂:《离骚补注》说:“鹈鴂、杜鹃实两种”。③燕燕:《诗经·邺风》有《燕燕》诗,相传为卫庄公之妻庄姜送别卫庄公之妾戴妫而作。④向河梁:指李陵送别苏武归汉。
【小题1】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借三种悲鸣的鸟声起兴,形成强烈的悲戚气氛,并寄托了自己的悲痛心情。
B.以啼鸟只解春归之恨来正面衬托人间恨事的悲痛,为下句转入送别正题作了铺垫。
C.词中大量引述历史故事,用简练的语言铺叙了古代的人间种种离情别恨。
D.结尾点题,从上文中凌空驰骋的眼前景的描写迅速地归结到送别茂嘉的事。
【小题2】请从情感内涵方面比较分析“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与《荆轲刺秦王》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两句的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