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朝 中 措
范成大
长年心事寄林扃,尘鬓已星星。芳意不如水远,归心欲与云平。
留连一醉,花残日永,雨后山明。从此量船载酒,莫教闲却春情。
[注]①范成大(1126-1193)南宋人,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绍兴进士,历任处州知州、静江府知州兼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晚年退居故乡石湖,号石湖居士。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片首二句,“林扃”意指“林园”,流露出词人如今双鬓已经白发点点,而他却始终无法摆脱退居山林、寄兴湖山、潇洒度日月的想法。
B.“芳意”二句,“芳意”怎如平淡之水长远,“归心”之大却能比得上天,词人就云水写怀,于对比中照应首句发出的“长年心事寄林扃”之叹。
C.过片三句,词人写自己春景明媚之时携酒出游,静观山间花开花落,乐赏雨后明媚青山,至此,陶然自乐、散漫疏阔、洒脱不羁的形象跃然纸上。
D.结尾二句词人豪放地发誓,从此要载酒船中随意漂游,绝不辜负大好春光,这里正话反说,唯其如此,失意时的激愤沉痛才可表现得淋漓尽致。
E.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曾评范成大之词:“石湖词音节最婉转,读稼轩词后读石湖词,令人心平气和。”本词正是以平和之笔抒写抑郁之情。
【小题2】全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具体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3-21 05:02: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夜游宫

吴文英

竹窗听雨,坐久隐几(1)就睡,既觉,见水仙娟娟于灯影中。

 窗外捎溪雨响。映窗里、嚼花(2)灯冷。浑似潇湘系孤艇。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

香苦欺寒劲。牵梦绕、沧涛千顷。梦觉新愁旧风景。绀云(3)欹,玉搔斜,酒初醒。

注释:(1)隐几:靠着桌案。(2)嚼花:指赏花。(3)绀云:头发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窗外”一句写词人雨夜静坐,听窗外的溪声雨声混成一片。
B.“映窗里”一句写词人借冷冷的灯光欣赏当窗摆放的水仙花。
C.“香苦”一句写香气浓郁的水仙受到了雨夜寒气的侵袭。
D.词人抒发了内心的苦闷,只有在梦醒后才感觉到温馨。
【小题2】本词借人写花,写出了水仙花的特点。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A.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宋之问《有所思》)
B.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C.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徐夤《牡丹花》)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小题3】《夜游宫》一词与下面的诗在运用意象方面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高阳台·西湖春感

张炎①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②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③,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④,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注释) ①张炎,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即落魄纵欢,在江南江北纵横千里的地方漂泊。由于不愿意北向俯首事敌,就长期寓居临安。②断桥:西湖孤山侧桥名。③西泠:西湖桥名。④韦曲:在长安南皇子陂西,唐代诸韦世居此地,因名韦曲。
【小题1】下面对词的内容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A.这首词借咏西湖,抒发哀愁。开头三句写景,借景抒情。“能几番游”二句最沉痛,抒发出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无限哀愁。
B.“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词人暗用了辛弃疾的两句词:“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意谓连悠闲的鸥,也生了新愁。白鸥之所以全身发白,似乎都是因“愁”而生的,因此常借用沙鸥的白头来暗写自己的愁苦之深。
C.“当年燕子知何处?”此句代用刘禹锡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词在刘诗基础上进一步点明了自己的故国之思。
D.“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开帘”照应“掩门”,“飞花”照应“卷絮”,“啼鹃”应“巢莺”,首尾呼应,营造了一种花飘风絮,杜鹃啼血的悲凉氛围。
E.这是一首写春暮时景的咏物词。写春天的景色等是实写,写内心之痛则是虚写。以景示情,以情带景。读耐人寻味,耐人咀嚼。很有豪放派的词风。
【小题2】这首词中,词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