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鹧 鸪 天

范成大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栏幽槛小红英。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①酴醿(tú mí):亦作“酴釄”。一种观赏植物,古有“酴醾花开春事了”的说法。②婉娩:天气温和。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嫩绿重重看得成”,以“嫩绿”为全词画面敷下了基本色调。它可以增强春天的意象,唤醒读者对春天的情感。
B.上片四句,运用了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写出了初春绿意渐浓,蜂忙蝶舞的活泼画面。
C.第二句中,“小”字有大作用,“小红英”三字增强色彩的对比和反差。写活了画面,照亮了全篇,使春天的气氛更浓。
D.“送了斜阳月又生”,结尾以日落月升、写时间流逝,春色难留,将写景、叙事、议论融为一体。
E.这首词的上片,画面色彩鲜明,不重词采,具有自然活泼、清新明快的语言特色。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21 11:41: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水调歌头
无名氏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比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注】①这首词产生于两宋之交,作者不详。②银艾:借指做官。银,银印。艾,拴印的丝带,其色如艾。③丘壑:指隐者所居的山林幽深处。④三江:指吴淞江、娄江、东江,均流入太湖。⑤挽天河:挽,牵、拉。天河,即银河。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兵甲长不用。”⑥霄汉:即高空,借喻朝廷。
【小题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曾多次泛舟太湖,如今故地重游,词中疑问句的使用凸显了他心头的愁苦。
B.把长剑卖掉,买一只小船,做垂钓太湖的渔翁,这表现了作者随性洒脱的性格。
C.在作者看来,出去做官不是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归隐山林才是自己的心愿所在。
D.从太平到战乱的巨变,使作者虽面对美酒佳肴,也不免感慨万千,慷慨悲歌。
E. 全词以作者两行泪水洒落清清太湖水这一细节结束,生动感人而又耐人回味。
【小题2】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感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请就此作具体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唐多令
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①刘过:南宋爱国词人,号龙洲道人,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收复中原大计,但不被朝廷重用。
②南楼,又名安远楼,在武昌黄鹄山上,武昌当时是南宋和金人交战的前方。
③黄鹤矶:在武昌城西,上有黄鹤楼。
④浑是:全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开头两句写楼外之景。一泓寒水,满目荒芦。“满”“带”“浅”三字用得尤为精妙传神,把稀疏的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一起,为全词着上了一层忧伤底色。
B.本词运用对比手法,将眼前凄冷的景象与二十年前登临南楼的回忆和对故人的追念进行对比。
C.“未稳”可见行色匆匆,“又”字给人以时序催人的忧心,“犹”“能”“又”三个虚
字呼应,更使词意跌宕。
D.“黄鹤断矶头”一句中,“矶头”上缀一“断”字,便有残山剩水的凄凉意味,不是
随意之笔,见出词人锤炼语言的功夫。
E. 本词章法谨严浑成。卒章三句写买花载酒,是想苦中求乐,来驱散心头的愁绪。先用“欲”字一顿,提出游乐的意愿,接着用“不似”一转,表示了否定的态度。
【小题2】明代李攀龙说:“旧江山浑是新愁,读之下泪。”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焦山①
(南宋)吴潜
铁瓮②古形势,相对立金焦③。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 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注)①该词为宋理宗嘉熙二、三年间吴潜任镇江知府时所作。焦山:在今江苏镇江市 东,屹立长江中。②铁瓮:镇江古名铁瓮城,三国孙权建。③金焦:金山和焦山。二山对 峙,俱屹立大江中。
【小题1】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上片从“铁瓮”起笔,次句聚焦“金焦”,点出镇江城古来形胜的特点和金山、焦山东 西相对的壮观之势。开篇概括有力,起笔不凡。
B.万里江流从东边滚滚而来,伴着晨风,卷起惊涛骇浪。“注”“卷”两字用力极大,突 显江水浩大的声势,衬出山水相间的壮丽景致。
C.词的上片长于写景,有静有动,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有俯有仰,有明有暗,但作者仍 觉自己未能将好景描画出来。
D.下片首三句“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表达了词人对“千古风流人物”的怀念之 情。
E. 本词由写景、怀古、抒情三者组成,层层生发,一气舒卷,自然浑成。上片写景色十分 壮阔开朗,下片怀古而生尘世之慨,但总体上并不消极。
【小题2】通读全词,请梳理词人的情感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