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江南·幽州九日

汪元量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和泪捻琵琶。

(注)①九日:指重阳节。②汪元量:原为南宋官廷琴师,元军陷临安,被俘北去。③美人:南宋宫女。

【小题1】上阕在写景上有何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
【小题2】结合全词,简要概括作者“肠断裂”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5-06 10:01: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汉武帝末年,盗贼滋起,大群至数千人,小群以百数。上使使者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于是作“沈命法”,曰:“群盗起不发觉,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弗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不言。故盗贼寝多,上下相为匿,以避文法焉。光武时,群盗处处并起。遣使者下郡国,听群盗自相纠擿,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吏虽逗留回避故纵者,皆勿问,听以禽讨为效。其牧守令长坐界内有盗贼而不收捕者,及以畏愞捐城委守者,皆不以为负,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唯蔽匿者乃罪之。于是更相追捕,贼并解散。此二事均为治( ),而武帝之严,不若光武之( ),其效可睹也。

【小题1】写出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盗贼起    (2)斩首大部至万余级
(3)听从讨为效 (4)其牧守令长界内有盗贼而不收捕者
【小题2】下列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及畏愞捐城委守者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B.以避文法     三人行,必有我师
C.唯蔽匿者乃罪 而武帝
D.但取获贼多少殿最 此二事均治盗
【小题3】下列选项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听群盗自相纠擿B.以避文法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二帝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使使者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
(2)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弗敢发。
【小题5】根据上文内容,文中括号处应填的词依次是____ 、_____。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①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②,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②曹瞒:曹操小名阿瞒。
【小题1】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比,可谓造语相同,都以不同凡响的气势入文,展现了赤壁矶雄浑壮阔的气象。
B.“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运用对偶手法,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贴切地描绘出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貔虎”指水边动物,“鱼龙”比喻勇猛的军队。
C.“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诗句写出了由三国至今,改朝换代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历史的往事、风流人物也随着滚滚长江水而流逝,即事悟理。
D.“杨柳为谁春,摇金缕”与 姜夔的《扬州慢》结尾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都用写乐景抒发悲情的手法 。
E. 本词上片末尾句使用了过渡,“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传神地写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用“今如许?”转折一问,将目击伤心的国事全融入问中。
【小题2】此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周郎赤壁之战的故事,试从详略的角度赏析两词写法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