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
南宋吕祖谦①
天下之事,有非出于人情之常者,其终必不能安。受施者致其报,施者享其报,人情之常也。居施者之地,而为报者之事,非人情之常也,矫也。彼徒见夫有徳于人者,责.报则两伤,忘报则两全也,遂以谓忘报者犹足以全其恩。
人与己无二情也,人受施于我,其报犹有时而厌,况我有施于人,反仆仆然为报者之事,是果人情之所安乎?惟其不出于吾情之所安,虽矫而.行之,激而为之,矫者怠,激者衰,则吾情终有时而不能继矣。恩之而不能继,则衅隙生焉.,曾不如相忘者之为安也。常理之外,不可加一毫之理,常情之外,不可加一毫之情。过爱者必憎,过喜者必怒,情岂有过而不反者哉?
盖尝观秦穆、晋文之争端,然后知常情之果不可加也。晋文以一亡公子而列于五霸,揆厥本原,果谁之力耶?使袭先祀,使君.万民,使专土疆,使擅利势。一身之间,自冕及舄②, 皆秦穆所致也。有丘山之施,而不受涓滴之报,在秦穆既为盛徳矣!今秦穆非特不责报于晋,乃.反致其报于晋。务欲加于常情,以结晋之欢焉。呜呼,情果可加?秦穆始欲加圣人之所不能加,终则自不能继,而怨随之。隙开于郑之围,而成于崤之役。吾是以知始之加,乃终之损也。或者咎秦穆与晋俱围郑,反背晋而成之。吾谓是固秦穆之罪,然其祸源,正不在是。挟未报之德,矫情屈意,反若受役于晋者,是安可久耶?衅隙不发于今,必发于后。烛之武之说,三大夫之成,特衅隙之迹,而非其端.也。
噫!晋人初受秦穆生全之际,怀恩未报,方以为我负秦。习见秦穆服从之久,少有不合,遽以为秦负我。是秦穆之以恩召怨,固可责,晋人之以恩为怨,尤可责也。露之滥.根茎,苗节无不沾;雨之降丘陵,原隰无不被,天之恩物至矣!然日出阳升,则天不知有露也;云日空霁,则天不知有雨也。种一草植一木幸而滋荣则朝环夕绕认以为己恩爬搔培壅未必不反为物之害者,其.秦穆类耶!
(本文节选自《东莱博议》,有删减)
①吕祖谦,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理学家。②舄(xì):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责报则两伤   责:要求
B.使君万民 君:统治
C.而非其端也   端:一面
D.露之滥根茎   滥:滋润
【小题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虽矫而行之 拔剑撞而破之
B.则衅隙生焉 吴之民方痛心焉
C.乃反致其报于晋   今君乃亡赵走燕
D.其秦穆类耶 吾其还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宗明义,第一段起笔即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天下之事,有非出于人情之常者,其终必不能安”。
B.第二段主要分析事情不出于常情而不能久安的原因,得出“在常情常理之外不可加一毫情理”的结论。
C.第三段以秦晋之争为例,指出秦晋之隙源于秦伯的“背晋成郑”,以此论证“常情之果不可加也”。
D.作者对秦晋关系理解独到,立意新颖,警戒世人既不能如秦穆公“以恩招怨”,更不能如晋人“以恩为怨”。
【小题4】用“/”给文中划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种一草植一木幸而滋荣则朝环夕绕认以为己恩爬搔培壅未必不反为物之害者
【小题5】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①居施者之地,而为报者之事,非人情之常也,矫也。
②晋文以一亡公子而列于五霸,揆厥本原,果谁之力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5-09 03:01: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耳。时浓雾半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后;予越其右,雾出于左。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娇,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节选)

(二)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山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可以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壁。到家,二鼓矣。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①,煮菜,顾影颓然,不复能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节选自苏轼《记游白水岩》)

(三)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欲夕,步自阛阓中出,并溪南行百步,背溪而西又百步,复并溪南行。溪上下色皆重碧,幽邃靖深,意若不欲流。溪未穷,得支径,西升上数百尺。既竟,其顶隐而青者,或远在一舍外,锐者如,缺者如,隆者如营,圆者如壁;长林远树,出没烟靠,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载,乱者如发,于冥蒙中以意命之。水数百脉,支离胶葛,经纬参错,迤者为溪,漫者为汇,断者为沼,涸者为。洲汀岛屿,向背离合;青树碧蔓,交罗蒙络。小舟叶叶,纵横进退,摘翠者菱,挽红者莲,举白者鱼或志得意满而归,或夷犹容与若无所为者。山有浮图宫,长松数十挺,俨立门左右,历历如流水声从空中坠也。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尽山足更换二鼓矣

追游不两朝昏,而东林之胜殆尽。同行姚黄聪、沈虞卿、周辅及余四人。三君虽纨绮世家,皆积岁忧患;余亦羁旅异乡,家在天西南隅,引领长望而不可归。今而遇此,开口一笑,不偶然矣。皆应曰:“嘻!子为之记。”

(节选自 宋 王质 《游东林山水记》)

①馀甘:橄揽菜。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耳 抗:抗拒
B.时浓雾半半止 作:兴起
C.热甚,其源可以熟物 殆:大概
D.断者为沼,涸者为 坳:地面低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