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各题。
点绛唇·咏梅月
[宋]陈亮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
注①南宋淳熙十五年冬,词人从浙江东阳赴江西探望辛弃疾,共商恢复中原、抗击金军的大计。返回后写下此词寄给辛弃疾。②雨僝云僽(zhòu):梅月屡次遭受雨和云的折磨。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第一句“一夜相思”直抒胸臆,表现了词作主旨——对朋友辛弃疾的思念之情,为下文用梅、月抒发情怀做好铺垫。
B.“瘦”,即清瘦、瘦劲,清澈的池水边,梅花枝条横斜,疏朗有致,这里运用了比拟手法,表现了梅枝遒劲有力的风姿。
C.“小窗如昼”一句侧面写月,“情共香俱透”正面写梅,这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嗅觉角度,表现了词人对梅、月的流连。
D.“清入梦魂”意蕴丰富,“清”既指月亮的清辉,亦指梅花的清香;清辉幽芳伴人入梦,体现了梦境的和谐、温馨。
E. “千里人长久”化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远方友人的祝愿,又正面写月,意境绵邈,含蓄委婉。
【小题2】这首词借梅、月抒发了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8-18 08:22: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题文)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别范南伯
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①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②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注)①刬地:依旧,还是。②南徐:今江苏镇江。杨炎正,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范南伯,名如山,是辛弃疾的内兄。
【小题1】(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阕开篇直言“离恨”,点明词作主题。采用比喻手法,将春夜话别的无尽离愁比作绵绵春雨,化无形为有形。
B.“添得”二句承接前句,明写春雨使江水上涨东流,实写离愁绵绵不绝,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东春水向东流”异曲同工。
C.“弱柳”一句赋予柳枝以人的情感,写弱柳留不住离舟,尽管殷勤挽留,但朋友还是不得不离开,留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D.“鸣橹”指划船摇橹发出的声响,描写了友人远行时耳听桨声,心中惆怅,因前程未卜而担忧,一个“绝”字写出朋友心事沉痛。
E. 上阕借“春雨”“春江”“弱柳”营造了伤感的离别气氛,将惜春之情与惜别之情相融为一,情感表达细腻动人。
【小题2】(小题2)本词下阕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下阕抒写离情运用的技巧有何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