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浣花女
陆 游
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
当户夜织声咿哑,地炉豆秸煎土茶。
长成嫁与东西家,柴门相对不上车。
青裙竹笥何所嗟,插髻烨烨牵牛花。
城中妖姝脸如霞,争嫁官人慕高华。
青骊一出天之涯,年年伤春抱琵琶。
(1)关于这首诗歌,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首诗歌通过农村少女与爱慕虚荣的城市女子的对比,歌咏了农家少女勤劳、愉快的生活。全诗着墨素淡,语言平浅,是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画。
B.诗歌的前四句是对浣花女子的侧面描写,表现浣花女小时在家的生活片段;“双髻丫”一句,写浣花女子质朴单纯,不事铅华,有一种真淳自然的风致。
C.夜阑人寂,浣花女子正对着窗门摆弄着织机;机旁不远处,豆秸燃烧,炉上的土茶散发出阵阵清香。这幅画面,突出形貌,静态展示出安然自得的欢乐。
D.“长成嫁与东西家,柴门相对不上车”,是说浣花女子与邻里男子成婚,彼此家门相对,不需要车马远道来迎接,就可以过家为妇,显示出爱情的真挚纯朴。
E.“城中妖姝脸如霞,争嫁官人慕高华”中,“争嫁”写世俗的追逐,寓示了追逐者轻薄浮艳的性情,语气中明显带有诗人的鄙薄之情,与浣花女形成对比。
(2)简要赏析本诗的主题与艺术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8-25 10:49: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宴西楼
陆游
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
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
烛光低映珠鞴丽,酒晕徐添玉颊红。
归路迎凉更堪爱,摩诃池上月方中。
(注释)①西楼:成都府治西侧有筹边楼,唐李德裕建,曾与熟悉边事者在此共议抗御吐蕃等族侵扰事。②因循:随意地空让时光流逝。③珠鞴(gōu):绣着珠饰的单衣,代指歌舞女子。④摩诃池:在锦城西,隋将军萧摩诃所开,因此得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紧扣题目,从宴饮场所—西楼着笔。首句先以“豪雄”二字概括宴会盛大场面,次句进一步就此着意渲染。
B.“锦绣笙箫”描写歌管竞逐的画面,暗藏标题“宴”字;“在半空”则描绘出西楼耸立天半的形象。
C.颈联描写西楼宴饮,烛光映照穿着盛装的女子,衬得她们更加俏丽;酒晕扩散加深,使得她们的玉颊更加红艳。
D.颈联表现的不是单纯的沉醉享乐,而是无可奈何的悲凉绝望情绪,诗人醉宴西楼,不过是为了缓和精神上的苦闷。
E. 宴罢归途,夜凉迎面,摩诃池上,明月方中,宴饮笙歌,驱散了心头的愁云惨雾,对此佳景,诗人更生赏爱之情。
【小题2】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凊代吴焯说这两句“语轻而感深”(《批校剑南诗稿》,请简要分析“感深”的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