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第三亚欧大陆桥是以深圳港为代表的广东沿海港口群为起点,由昆明经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从土耳其进入欧洲,横贯亚、欧、非21个国家(含非洲支线的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和埃及四个国家)。将通过AMBDC机制(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机制)下的泛亚铁路西线,把亚洲南部和东南部连接起来,使整个亚洲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广大地区第一次通过铁路网完整地联系起来,成为我国继北部、中部之后,由南部沟通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以及欧洲、非洲的又一最便捷和安全的陆路国际大通道。
(1)试分析建设第三亚欧大陆桥的意义。
(2)试分析修建从昆明至达卡的铁路线有哪些不利的自然条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4-03-25 11:11: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浙江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乡村道路a段比b段更曲折,主要目的是
A.尽可能少占斜坡上的林业用地
B.“之”字形公路可降低道路坡度
C.为了分流高速公路上汽车流量
D.为了开发旅游资源,方便游客接近旅游景点
【小题2】下列关于图示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落建在丘陵迎风坡,多地形雨,水源充足
B.聚落所在地地形平坦,便于房屋建筑和农耕
C.聚落位置临近河流,便于取水和交通
D.聚落建造于地势较高处,可防止洪水灾害
【小题3】高速公路无论在平原还是在山区,基本都是呈直线修建的。其主要目的是
A.缩短线路长度
B.少占耕地
C.保证行车安全
D.减少建设投资
同类题2
读图,回答问题。(12分)
某海港城市要建一港口,有A、B、C、D、E五种港区方案,从影响港口建设的自然因素考虑:
(1)若选择A、E方案,其有利和不利因素分别是什么?
(2)可否选择B方案________,理由是什么?
(3)C、D方案相比较而言,选择________方案较合理,原因是什么?
解析 本题以等高线和等深线图为背景,考查交通运输网中的点——港口的布局因素。
答案
同类题3
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小题1】河流E的汛期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2】图中F地是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与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地棉花生长的最优条件是:
A.气温高
B.降水多
C.沙性土壤
D.日照充足
【小题3】纺织工业是G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之一,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供应
B.原料产地
C.社会协作
D.劳力与技术
【小题4】近年来H地发展成为重要的边境贸易口岸,它的发展主要依靠:
A.铁路
B.公路
C.空运
D.管道
同类题4
蓉欧快速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波兰罗兹,全长9826千米,每周五定期发车,冬季不停运,为全国提供货运服务。读图“蓉欧快速铁路线路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蓉欧快速铁路
A.途经的自然带比较单一
B.欧洲段地势起伏大
C.比传统线路全年运行时间长
D.比海运线路运速快、运价低
【小题2】蓉欧快速铁路的建成通车
①增强中、欧经济与文化交流
②提升成渝地区市场竞争力
③增强西部地区对港口的依赖
④加大成都平原粮食出口量
⑤改善成渝地区的投资环境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⑤
同类题5
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对图中路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内部道路网比较合理
B.城市内部道路不宜改造成为“井”字形道路
C.城市内外联系十分方便
D.高速公路、铁路应穿越城市中心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