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念奴娇·闹红一舸
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煞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开头描绘了一种美好的境界:正是荷花盛开时节,词人曾乘小舟荡漾在荷花丛里,一对对鸳鸯伴着船儿戏水。
B.连绵成片的荷塘中人迹罕至,满目只有荷叶荷花,“水佩风裳”本指美人的衣饰,此处喻指荷叶与荷花。
C.天色渐晚,诗人不忍心离去,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还有高柳、老鱼都在挽留自己,表达出词人的深切眷恋之情。
D.下阕首三句承上启下,表明在不知不觉间光阴飞逝,只有荷花还留在原地。词人巧用比喻,将荷花刻画成痴情仙子。
【小题2】本词上片中“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一句,广受称赞。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8-27 10:31: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①宋光宗赵淳绍熙二年(1191年),姜寄居江淮一带的合肥。金人入侵,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戍边区。②江左:泛指江南。③小桥:后汉乔玄次女为小桥(小乔),此或借之谓姜夔在合肥的情人。
【小题1】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晓角”的声音因“空城”而异常突出,词的首二句与《扬州慢》“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意境相近,传达的都是客中凄凉、感世伤时的意味。
B.词的上片绘景写人,以一个“空”字,写出了荒凉寂静、萧条冷落的空城氛围,又表现了词人内心飘零无依、空落寂寥的情怀。
C.词的结句“池塘自碧”,以景语代答“春何在”,将上文“梨花落尽”的意念化作了一具体的图曲,更昭含指责池水无情、占尽春色之意。
D.刘禹锡曾写“自古逢秋悲寂寥”,姜夔却写“怕梨花落尽成秋色”,一个“怕”字写出了词人内心由“都是江南旧相识”所引发的感时伤春之情。
【小题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词有“有我之境”,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全词分析姜夔此词的“有我之境”。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②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②亚:接近。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词的上片写雁怯重云,画船载愁,风浪打头,自己回家路途艰难,奠定了全词惨淡沉重的感情基调。
B.“雁怯重云不肯啼”首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长空彤云密布,大雁因要穿越浓云回归故乡而紧张胆怯,不肯啼叫,营造了紧张压抑的气氛。
C.“画船愁过石塘西”,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只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表达了作者急切归家却遇到阻碍的愁苦之情。
D.“打头风浪恶禁持”,恶,猛,厉害;禁持,摆布。满河风浪,猛打船头,阻挡词人归路,是词人愁的原因之一。
E. 词的下片写作者看到春波迎棹、小梅亚门、灯火盼归的景象,语淡而情浓,表达了自己渴盼回家的急切之情。
【小题2】清代评家陈廷焯在谈到诗歌时说,感情“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请据此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