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念奴娇·闹红一舸
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煞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开头描绘了一种美好的境界:正是荷花盛开时节,词人曾乘小舟荡漾在荷花丛里,一对对鸳鸯伴着船儿戏水。
B.连绵成片的荷塘中人迹罕至,满目只有荷叶荷花,“水佩风裳”本指美人的衣饰,此处喻指荷叶与荷花。
C.天色渐晚,诗人不忍心离去,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还有高柳、老鱼都在挽留自己,表达出词人的深切眷恋之情。
D.下阕首三句承上启下,表明在不知不觉间光阴飞逝,只有荷花还留在原地。词人巧用比喻,将荷花刻画成痴情仙子。
【小题2】本词上片中“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一句,广受称赞。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8-27 10:31: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用典,是古诗词常见的一种修辞格。诗词用典时词语十分简约,这些包含着典故的词语的含义、内容十分丰富。下面对姜夔《扬州慢》用典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过春风十里”化用杜牧诗句,是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诗人这里是反衬眼前“尽荠麦青青”的荒芜残破,表达悲凉痛惜之情。
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这句是说扬州在金兵大举,南侵之时变得破败,面目全非,就算善于游赏的唐代诗人杜牧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
C.“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化用杜郎(杜牧)的诗句,反衬今日扬州破败荒凉,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感情。
D.“二十四桥犹在”化用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昔日的热闹景象,而今荡然无存,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感情。
同类题2
这首词写景抒情,多在虚处,沉郁蕴藉,韵味无穷。请简要说明。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宋)姜夔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
①
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
②
,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淺,看了游人缓缓归。
(注)①笼纱:即纱笼,指灯笼。②呵殿:前呵后殿,指身边随从。
【小题1】本词中的
句与李清照写元宵佳节的《永遇乐》“不如同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句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题2】这首词的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杏花天影 姜夔
丙午之冬,发沔口
①
。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月清淑
②
,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
③
。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栏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注:①沔口,今湖北汉口。②清淑,晴和。③桃叶,晋·王献之的爱妾。献之曾于渡口作歌一首赠桃叶,桃叶亦作歌回赠。后人因此称此渡口为桃叶渡。
【小题1】有人认为“又将愁眼与春风”一句着一“愁”字,含蓄精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小题2】下片写离情愁苦主要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5
词前的序有何作用?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南宋
姜夔(1155-1221)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