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风雨中诵潘邠老诗
韩淲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注)①韩淲(1160—1224),江西上饶人,南宋诗人,从仕不久即归隐。本诗写于庆元四年(1198年)秋。②“满城风雨近重阳”原为江西派诗人潘邠老的名句。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引用开头,写出了重阳佳节之时,诗人于风雨飘摇中独登吴山之巅的形象。
B.颔联委婉抒情,既有年华渐老的感叹,也有无论入世出世,都意气轩昂的进取。
C.颔联中不可或忘的素志,被颈联无可排遣的今愁替代,终以直抒悲苦之情收束。
D.全诗情随景生,景与意合,既显风雨中的气势充沛,又抒面对江山的万千感慨。
【小题2】古人认为这首诗的尾联有“文已尽而意无穷”之妙,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9-28 03:54: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登多景楼

(南宋)陈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注①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春天,词人前往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考察形势,准备向朝廷陈述北伐的策略。期间曾登多景楼并写下了这首词。②王谢:此代东晋上层人士,喻指今之掌权者。③强对:此指强敌。

【小题1】这首词的词牌应是( )。
A.水调歌头
B.雨霖铃
C.念奴娇
D.沁园春
【小题2】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阕中“今古”暗示此词是借古论今,“鬼设神施”三句从江山形势的奇险引出对“天限南疆北界”主张的自豪。
B.上阕“一水横陈”三句,指出京口地形非常险要,是争雄的好据点,对南宋有利,应该北上争雄。
C.下阙“因笑”二字,承上阕结尾批判六朝统治者为保住少数人私利,无心北伐,顺势而下,使上下阙浑然一体。
D.下阙用“腥膻”代指充满了腥膻之气的敌占区,暗含对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收复失地的批判。
【小题3】联系全词,分析下阙划线句子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