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瑞鹤仙·秋感①
吴文英
泪荷抛碎璧。正漏云筛雨,斜捎窗隙。林声怨秋色。对小山不迭,寸眉愁碧。凉欺岸帻②。暮砧催、银屏剪尺。最无聊、燕去堂空,旧幕暗尘罗额。
行客。西园③有分,断柳凄花,似曾相识。西风破屐。林下路,水边石。念寒蛩④残梦?归鸿心事,那听江村夜笛?看雪飞、蘋底芦梢,未如鬓白。
(注)①此词为词人再至苏州之作。②帻:古人包发的头巾。③西园:即词人在苏州居所旁的花园,词人曾在此与苏姬分手。④寒蛩:深秋的蟋蟀。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词开篇即以景落笔,“泪荷抛碎璧”一句使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抛”字用得极好,让眼前之景显得灵动传神。
B.“正漏云筛雨,斜捎窗隙”言风紧雨密,密集的雨点随着风势斜袭着紧闭的窗户。而“正漏云筛雨”承前启后,既解释原因,又引出下句。
C.“燕去堂空,旧幕暗尘罗额”中的“燕”在这里暗指人,人去楼空,词人孑然一身,室中无人打扫,布满了灰尘,额头都会碰到蛛网。
D.下片中,“西园有分”回忆起在西园分手的事情,“西风”点出词人与“行客”分手的季节,“林下路”为“行客”所经之地。
E. 词的上片以景衬情,下片情中含景,将自然之景与胸中之情融为一体,情景交融,围绕“秋感”二字,将“秋”与“感”抒写得生动形象。
【小题2】词的下片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内容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5-12 09:40: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摸鱼儿·海棠

刘克庄

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霜点鬓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才情减尽。怅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君细认,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年光去迅。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注:①刘克庄:南宋后期词人,为人耿介,不为当政者所容。本词作于词人罢职十年期间。②潘令:指西晋文学家潘岳,曾任河阳令,其人以“叹老”著称,亦有“爱花”美誉。③玉局:指北宋文学家苏轼。苏轼晚年曾挂名主管玉局观,有咏海棠诗作多篇。④石湖:指南宋诗人范成大,石湖乃其自号,有咏海棠诗作传世。⑤漫:莫,不要。
【小题1】下列对词作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霜点鬓”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鬓微霜”都写出了词人两鬓已白的老态。
B.“怅玉局飞仙”三句,词人怅恨苏轼、范成大已逝,无人再有佳句歌咏海棠的神韵气质了。
C.词中“无聊赖”与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中的“无赖”一词语义相近。
D.本词写海棠初开、盛开、行将凋零的过程,想象花落叶茂之景,写尽了作者对海棠的深情。
【小题2】《红楼梦》中大观园诗社也曾经吟咏过海棠,其中一位才女的海棠诗作被评为“含蓄浑厚”。“珍重芳姿昼掩门”可以看出她恪守封建妇德,对自己豪门千金的身份十分矜持的态度。“洗出胭脂影”“招来冰雪魂”,都与她的结局有关:前者通常是丈夫不归,妇女不再修饰容貌的话;后者则说冷落孤寂。这位才女是:
A.史湘云B.林黛玉C.薛宝钗D.贾探春
【小题3】结合词作内容,说说词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