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一剪梅
无名氏
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注)①眠三:指蚕儿快要三眠了。是蚕儿长得最快的时候。②篝灯:灯笼。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运用清新洗炼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斜风细雨、生机盎然的暮春图景。
B.“先自离怀百不堪”一句,揭示出游子心情,道破他的“离怀”之不堪忍受,点明主题。
C.“樯燕呢喃,梁燕呢喃”两句中,词人用风雨中独自翻飞的燕子比喻漂泊不定、孤独无依的自己。
D.“篝灯强把锦书看”一句中,一个“强”字,可见词人在灯下阅读家书,思念亲人的苦痛矛盾的心情。
【小题2】简要分析词人写“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的意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2-04 04:02: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①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②,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②曹瞒:曹操小名阿瞒。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这首词起句同样不凡,同样气势雄伟,有先声夺人的效果。
B.这首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对赤壁大战场面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C.“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
D.“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由三国至今,改朝换代的事已经发生不只一次了,历史的往事已经随江湖而逝去。
E. 下片的结处,词人向道旁杨柳发问,言下之意是,由于自己感时伤世,面对“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美景,再也无心观赏了。
【小题2】此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周郎故事,该故事在两词中的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回答。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 定王台①
袁去华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②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③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注: ①定王台:在今湖南长沙市东,相传是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瞻望其母唐姬墓而建。②空白九分头:用陈与义《巴丘书事》“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 ③云埋陵阙(què):皇宫与陵寝都埋没在远方的云雾中,词中指宋都汴京沦于敌手。陵阙:帝王陵墓、京都城阙,均为存亡的象征。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词所选意象多大气开阔,“雄跨”、“大江”、“万里”等词让全词呈现出雄浑壮阔的意境。
B.“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今昔对比,表现对西汉昔胜今衰的感叹。
C.“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直抒胸臆,表现词人无路请缨的悲愤。
D.结尾一个“愁”字,写出了词人对南宋王朝国势日衰的忧愤,充满壮志难酬的绝望。
E. 本词从深秋登临定王台开始着笔,中间写登临所思所见,最后收回到定王台上,结构紧凑,饶有余韵。
【小题2】同为登临之作,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情感上有何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