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 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金兵南侵,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于巴陵(今湖南岳阳),借居于郡守后花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诗人先用“日日风”三字写出早春二月的洞庭湖畔春寒料峭的天气特点。
B.第二句,接着再作渲染,直陈“春寒未了”,一个“怯”字写出了诗人心里的畏惧。
C.第三句,诗人写出了海棠鲜洁艳丽,像少女一样具有胭脂美色且敛眉含羞的神态。
D.第四句,写海棠花毫不吝惜自己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毅然在寒风冷雨中绽放。
【小题2】这首绝句题为“春寒”,但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2-04 02:31: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南宋]刘克庄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 作握蛇骑虎。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 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注)①陈子华:陈靴,字子华。懂军事,善策划,当时朝廷命其任真州(今江苏义征市)兼淮南东路提点 刑狱。②平章:评论,策划。公事:指抗金大事。分付:嘱咐,这里有“处理”之意。③“记得太行山百万”两 句:指宗泽招降太行百万义军抗金一事。宗泽作东京留守时,被金人称作“宗爷爷”,金人不敢进犯。④真吾 父:《岳飞传》记载,张用在江西作乱,岳飞以书晓谕他,张用得书说“真吾父也”,即投降。⑤祖生:晋元帝时, 祖逖统兵北伐,击破石勒,收复黄河以南地区。这里借指宗泽、岳飞等曾经在中原抗金的名将。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词,诗人以谈论国家大事起笔,嘱咐朋友以国家之事为重,寄寓了收复 故国失地的愿望。
B.借引“宗泽抗金”一事,批评朝廷对待义军的不信任态度,如同手握蛇不敢放手,骑在虎 背上左右为难。
C.下阕“祖生去后”一句,抒发了祖逖死后,朝廷中再没有人像他一样率兵北伐,收复国土 的悲凉之情。
D.诗人用 “挥泪客” “谁梦中原” 指责当时的士大夫们只会对国家大事空发哀叹,却没有人实际行动。
E.本词多处用典叙事,运用对比、描写、议论手法,加深了全词悲愤苍凉的气氛,与辛弃疾 词风一致。
【小题2】在这首词中,诗人用“狐兔”借指敌人;用“塞鸿”代指陈子华。下面的诗句,没有运用这种 手法的一项是
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B.吕庄编户伤心切,愁对清风想杜康。(陈东《送友人丧二绝》)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小题3】简述“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这几句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严羽
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把酒送君天上去,琼裾玉珮鹓鸿列。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注)①觚棱:官殿的屋角瓦脊。②天上,指朝廷。③鹓,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④唾壶歌缺,《世说新语》中说,王敦酒后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如意击打唾壶,壶口尽缺。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开篇想象友人即将赴任的临安,宫殿在阳光照耀下高大壮丽,似蓬莱般令人神往。
B.“正钱塘江上”两句,写江水气势磅礴,银白色的浪花奔涌着向前,极具画面感。
C.下阕开篇四个短句急促有力,“能”与“空”凸显了词人激切、无奈的矛盾心绪。
D.“不洒”两句说的是,莫因离别流泪而难为情,应如世间孩童般真实地表达心意。
E. 这首词上片全在叙事,写得哀伤凄婉;下片则纯然抒情,更见情真意切气豪笔健。
【小题2】本词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写送友人赴任,它们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内容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