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卜算子· 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 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小题1】下面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陆游词的上阕主要描绘了梅花独自开放无人欣赏,黄昏来临又被风吹雨打的遭遇,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寂寞、苦闷、凄清的氛围。
B.***词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C.***词中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 预示“春天”就要到来,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D.这两首词都运用了对偶、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
E. 这两首词都赞美了“梅”的凌寒傲雪、报春却不争春的优秀品质。
【小题2】同样是写梅花,***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在表达情感上有哪些明显的不同?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1-05 10:46: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各题。

放翁家训(节选)

陆游

吾生平未尝害人。人之害吾者,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为利,其情多可谅,不必以为怨,谨避之,可也。若吾过者,尤当置之。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吾虽悔己不可追,以吾为戒,可也。

祸有不可避者,避之得祸弥甚。既不能隐而仕,小则谴斥大则死,自是其分,若苟逃谴斥而奉承上官,则奉承之祸不止失官,苟逃死而丧失臣节,则失节之祸不止丧身。人自有懦而不能蹈祸难者,固不可强。惟当躬耕,绝仕进,则去祸自远。

风俗方日坏,可忧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亦决不复出仕,惟顾念子孙,不能无老妪态。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门穷经,不应举,不求仕,策之中也。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舍此三者,则无策矣。汝辈今日闻吾此言,必当不以为是,他日乃思之耳。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必为他人言也。

吾少年交游,多海内名辈,今多已零落。后来佳士,不以衰钝见,往往相从,虽未识面而无定交者亦众,恨无由遍识之耳。又有道途一见,心赏其人,未暇从容,旋即乖隔。今既屏居不出,遂不复有邂逅之期,吾于世间万事,悉不贮怀,独此未能无遗恨耳。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吾过者,尤当置之 中:造谣中伤
B.门穷经,不应举 杜:堵塞
C.不以衰钝见鄙     鄙:轻视
D.勿令与浮薄者处 游:交往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伤害过自己的人,陆游认为大多情有可原,不必去怨恨,但要注意避开这类人,不再与之交往。
B.人的天性中都有懦弱的一面,面对灾祸时便不能以强者姿态同命运抗争。于是,厮守田园成为唯一选择。
C.面对日益败坏的世风,陆游反复叮嘱子孙以务农为上策,即使不得不踏入仕途,也要不慕荣华,不失臣节。
D.才气过人的年轻人最容易变坏。作为父兄的一定要勤加检查约束,督促其读圣贤之书,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行。
【小题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
【小题4】陆游是从哪几个方面训诫子孙的?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卧病书怀
陆游
衮衮年光挽不留,即今已白五分头。
病中对酒犹思醉,梦里逢人亦说愁。
青海战云临贼垒,黑山飞雪洒貂裘。
丈夫有志终难料,憔悴渔村死即休。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题目看出本诗为诗人病中抒发内心情感之作。
B.“衮衮”一句形象地写出时光停滞好似永无尽头。
C.“青海”“黑山”两句描写了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
D.这首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音韵和谐。
【小题2】“病中对酒犹思醉,梦里逢人亦说愁”一联,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A.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送魏二》)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C.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小题3】“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是陆游的另外一首抒怀诗《书愤》。比较这首诗和《卧病书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相同之处?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说明。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诉衷情
陆游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
时易失,志难成,鬓丝生。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
(注)①作于诗人抗金失败后闲居山阴时。②蜡封:用蜡固封以利保密的文书。③幽并:幽州和并州,这里指金国占领地区。④平章:品评。⑤弹压:描绘。⑥别是:另是,也是。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词的前两句写早年的政治生活。唐宋时九品官服色青,陆游以九品官入京,结识同辈多为一时俊彦,颇有意气风发之感。
B.“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写出了诗人当年不分昼夜奋力抗金的情形, 暗讽了南宋朝廷在后方安逸享乐,无所作为。
C.下片前三句既是词意的转折,接连三个三字句如走丸而下,表现出感慨百端的心情,也反映了他的政治经历的转折。
D.全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上片回忆词人早年的政治、军事生活,下片实写词人闲居的现状,表现了词人晚年闲居生活的悠闲自在。
E. 全词率意而写,不假雕琢,语明而情真,体现了陆游晚年质朴而深沉的创作风格。
【小题2】本词末尾三句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最后三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相比,情感类似,手法却不同。请结合词句赏析它们手法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