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小题
晚秋登城北门①
陆 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③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不但紧扣诗题,而且写出了诗人当时闲散的生活和日渐衰颓的状况。
B.颔联抓住“一点烽”“两行雁”这两个物象抚今追昔,在远观与仰视中想到岁月空逝,大宋复兴无期,不觉愁绪滚滚,涌上心头。
C.颈联的“山河”代表国家,“身世”指所处的时代,诗人登城“搔首”“倚楼”不禁考问,谁是兴国的英雄?谁是扭转乾坤的豪杰?
D.尾联“横槊赋诗”借指诗人“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戎马生涯,而现在这些已成往事,“非复昔”三字包含着深沉的悲观失望之情。
【小题2】诗人的“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06 10:01: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 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小题1】《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有作者因难以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比较阅读,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A.《蜀相》前四句写景,由远而近,不写建筑而着眼草木,透露出诗人面对青草啼莺时感受到的寂寞和苍凉,从而形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蜀相》中的诸葛亮不仅是作者游祠时的瞻拜对象,更是他心仪已久的名臣楷模,遥想诸葛亮的伟业和早逝,同所有英难一样,杜甫早已涕泪纵横。
C.《书愤》的题义是书写愤懑,诗中虽无“愤”字却以愤贯穿始终,从早年的壮志难酬到暮年的报国无门,都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冲突在诗人心中造成的创痛。
D.与杜甫诗借景仰诸葛亮之情不同,陆游在《书愤》中以诸葛亮自况,意在借《出师表》之名发出师之呐喊,要求朝廷尽快整军北伐。
【小题2】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这两首诗,探究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情感、 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宴西楼

陆游

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

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

烛光低映珠鞴丽,酒晕徐添玉颊红。

归路迎凉更堪爱,摩诃池上月方中。

(注)①陆游因为主张抗金,不合当权者口味而被一迁再迁,赶到川蜀,这首诗即写于此时。西楼、成都府治西侧有筹边楼,唐李德裕建,曾与熟悉边事者在此共议抗御吐蕃等族侵扰事。又《蜀中名胜记》谓“转运司园亦称西园,园中有西楼”。②因循:随意、轻率、怠惰。③珠鞴(bèi):绣着珠饰的单衣,代指歌舞女子。④摩诃池:摩诃池即汙池,在锦城西。为隋将军萧摩诃所开,因是得名。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首句紧扣题目,从宴饮的场所——西楼着笔。先以“豪雄”二字虚点一笔,引出次句对昔日奢华的着意渲染。
B.第二句中“锦绣笙箫”描绘了豪华壮美、歌管竞逐的景象,暗藏题内“宴”字;“在半空”则突出了西楼耸立天半的形象。
C.“烛光低映珠鞴丽,酒晕徐添玉颊红”两句,不仅描绘了宴饮之上歌女的俏丽,而且写出了诗人酣畅淋漓的痛饮之态。
D.颈联续写西楼宴饮,意境温馨旖旎,表现诗人醉宴西楼,置身衣香鬓影之中,透露出了作者无可奈何的悲凉颓废情绪。
E.诗歌尾联以景作结,描写宴罢归途,描绘了夜凉迎面,摩诃池上,明月方中的景象,对此佳景,诗人更生赏爱之情。
【小题2】颔联中有两个字用意较深,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浣花女
陆 游
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
当户夜织声咿哑,地炉豆秸煎土茶。
长成嫁与东西家,柴门相对不上车。
青裙竹笥何所嗟,插髻烨烨牵牛花。
城中妖姝脸如霞,争嫁官人慕高华。
青骊一出天之涯,年年伤春抱琵琶。
(1)关于这首诗歌,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首诗歌通过农村少女与爱慕虚荣的城市女子的对比,歌咏了农家少女勤劳、愉快的生活。全诗着墨素淡,语言平浅,是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画。
B.诗歌的前四句是对浣花女子的侧面描写,表现浣花女小时在家的生活片段;“双髻丫”一句,写浣花女子质朴单纯,不事铅华,有一种真淳自然的风致。
C.夜阑人寂,浣花女子正对着窗门摆弄着织机;机旁不远处,豆秸燃烧,炉上的土茶散发出阵阵清香。这幅画面,突出形貌,静态展示出安然自得的欢乐。
D.“长成嫁与东西家,柴门相对不上车”,是说浣花女子与邻里男子成婚,彼此家门相对,不需要车马远道来迎接,就可以过家为妇,显示出爱情的真挚纯朴。
E.“城中妖姝脸如霞,争嫁官人慕高华”中,“争嫁”写世俗的追逐,寓示了追逐者轻薄浮艳的性情,语气中明显带有诗人的鄙薄之情,与浣花女形成对比。
(2)简要赏析本诗的主题与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