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归纳整理四首词的主旨,试析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异乡”情怀。(200字以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9-11-11 08:09: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A.《雨霖铃》是北宋伟大词人柳永的代表作,也可称之为宋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这首词以冷落的秋景作衬托,精心刻画了难舍难分的惜别场景,进而想象别后的离愁别恨,层层铺写,情景相生。
B.《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苏轼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可谓是全才: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秦观、蔡襄并称“宋四家”。
C.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杂剧中的优秀之作。“元曲四大家”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其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汉宫秋》、《墙头马上》、《倩女离魂》。
D.戏剧是一种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戏剧的要素主要包括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和人物形象。戏剧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曹禺的《雷雨》按艺术形式分属于话剧。
同类题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柳永和苏轼分别是宋词婉约派和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人物,《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分别是他们的代表作品之一。
B.《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剧中,鲁大海代表矿上的罢工工人来找周朴园谈判,痛斥周朴园的罪恶行径,周冲见状上前殴打鲁大海。眼见自己的两个儿子骨肉相残,侍萍大放悲声。
C.莎士比亚的剧作贯通古今,为我们展示了极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莎士比亚在表达他对历史、现实及人性的考察和认识时,以正面人物形象寄托自己的理想,也常常借各色人之口让多种社会思想和话语同台“表演”,百家争鸣。
D.《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是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纪传体史书。《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同类题3
对下列词句中加横线词语,所含手法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清秋节:借代,用凄清的秋代指中秋节。
A.云树绕堤沙,怒涛卷
霜雪
霜雪:比喻,用白色的霜雪比喻卷起的浪涛,以静写动。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
凤池
夸凤池:借代,凤池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指朝廷。
C.留恋处,
兰舟
催发兰舟:借代。兰舟是木兰木做的船,对船的美称,这里代指舟子。
D.更那堪,冷落
清秋节
同类题4
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李清照故居的一组是( )
①千秋绝唱消魂句 一卷高歌漱玉词
②东南形胜填词去 岸柳月残煮酒来
③锦书难托钗头凤 青渡再遇蝶恋花
④闺中苏辛传孤本 词里红瘦咏海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同类题5
下列对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表明作者在此情此景当中所产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一样深。
C.“云树绕堤沙”一句,写入云的高树环绕着钱塘江堤的沙路,写的是江边之景。词人要我们将注意力转向从城市东南流过的钱塘江。
D.“怒涛卷霜雪”一句,写奔腾的江涛翻卷着雪白的浪花,是水上。“天堑无涯”一句,则补足钱塘江的雄伟、广阔和险要。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北宋
柳永(约971-1053)
秦观(1049-1100)
周邦彦(1056-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