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嘉祐癸巳之岁,吕巧臣兄自江入秦。冬十二月,宿于北华之野狐泉店。到时日晚,势尚早,逆旅喧哄。吕巧臣乃与予同登南坡兰若,访僧曰义海,气貌甚清,谈吐亦雅,中夜围炉,设茶果待客颇勤,因话三峰事。海曰:“去年初秋一日,日迨暮,有士人风格峻整,麻衣芒履,荷笠而来投宿者。问其所至?姓氏谁何?答曰:“元冲,姓王。来自天雄,性甘隐遁,好奇为心,所游陟诸山名迹,尽东南之美矣。惟有华山莲花峰之秀异未觌,今则力役一登尔。海师谓之曰:“兹山峭拔若削,自非驭风凭云,亦无有去理。”元冲曰:“贤人勿谓天不可升,但虑无其志耳。仆亦之华阳川,中有路,志其幽寻焉。”海观其辞气壮厉,亦然之。元冲曰:“某明日且去。其日当留山址。计其五千仞为一旬之程,亦足矣。既上,当煠火为信。至时,可乘桃林南野望。”翌日,元冲发笈取一药缶,并火金怀之而去,义海书于屋壁。期一日,至桃林宿。明日平晓,岳色晴明,无纤翳。伫立数息间,有白烟一道,歘起莲花峰顶。海秘之不言,复归。二旬而元冲至,歇定乃言曰:“前者既入华阳川中,寻微迳,萦纡至莲花峰下,憩止一宿,方登。初登也,虽险峻,犹可垂足以迹,困则伏于石庵中,暮亦如之。既及华三分之一,则壁立群嶂,莓苔冷滑,石罅纵横,仅容半足。乃以死誓志,作气而登,时遇石发垂下,接之以升。再一旬而及峰顶广约百亩中有池亦数亩菡萏方盛浓碧鲜红四旁则巨桧乔松竦擢于霄汉馀奇花芳草不可识池侧有破铁舟,触之则碎。周览已,乃取火金敲之,揉枯荄以承之,大木亦有朽仆于地者,拉其枝干煠火焉。既而循池玩花,将取数叶,又思灵境不可渎,只采取落叶数片,及铁舟寸许怀之。一宿乃下,下之危峻复倍于登陟时。”海不觉前席,执元冲手曰:“君固三清之奇士也!不然,何以臻兹!”于是,元冲以莲叶、铁赠义海。明日,复负笈而去,莫知所终。则尚子寻五岳,亦斯人之徒欤。
(节选自宋朝王得臣《登莲花峰记》,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再一旬而及峰/顶广约百亩/中有池/亦数亩/菡萏方盛/浓碧鲜红/四旁则巨桧乔松竦擢于霄汉/馀奇花芳草不可识
B.再一旬而及/峰顶广约百亩/中有池/亦数亩菡萏/方盛浓碧鲜红/四旁则巨桧乔松/竦擢于霄汉/馀奇花芳草不可识
C.再一旬而及峰/顶广约百亩/中有池/亦数亩菡萏/方盛浓碧鲜红/四旁则巨桧乔松竦擢于霄汉/馀奇花芳草不可识
D.再一旬而及峰顶/广约百亩/中有池/亦数亩/菡萏方盛/浓碧鲜红/四旁则巨桧乔松/竦擢于霄汉/馀奇花芳草不可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9-05 06:46: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能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不妄交游。族子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

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元载忌之,出为常州刺史。岁旱,民多死徙。栖筠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大稔。宿贼张度踞阳羡西山,累年吏讨不克。至是发卒捕斩,支党皆尽,里无吠狗。乃大起学校,堂上画《孝友传》示诸生,人人知劝。以治行进光禄大夫。人为刻石颂德。

苏州方清因岁凶,诱饥民为盗,积数万,依黟、歙间,阻山自防,东南厌苦。诏李先弼分兵讨之。会平卢行军司马许杲恃功,擅留上元,有窥江、吴意。朝廷以创残重起兵,即拜栖筠浙西都团练观察使,使图之。栖筠至,张设武备,遣辩士厚赍金币抵杲军赏劳,使士歆爱,夺其谋。杲惧,悉众度江,掠楚、泗而溃。以功进御史大夫。则又增学庐,宿儒河南褚冲、吴何员等,拜为师,身执经问义。远迩趋慕,至徒数百人。元载当国久,益恣横。栖筠素方挺,无所屈。时华原尉侯莫陈怤以优补长安尉,当参台。栖筠询其劳,怤色动,不能对,乃自言为徐浩、杜济、薛邕所引,非真优也。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宝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载所厚,牺筠并劾之。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贬。帝欲相栖筠,惮载辄止。然有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栖筠见帝猗违不断,亦内忧愤。卒,年五十八,自为墓志。吏部尚书,谥曰文献。

(选自《新唐书·列传》)

(注)①侯莫陈,三字复姓。②台,御史台,御使大夫官署。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
B.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
C.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
D.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赠,赠官,古代朝廷对功臣死后追赠官职,一般是在其生前官职基础上加赠一级官阶以表示褒奖肯定。
B.诸生,指有知识学问之士,文中指经科举考试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C.表,封建时代臣子给君主的一种奏章,高中课本有《陈情表》,文中的表是上表的意思。
D.族子指祖父的亲兄弟的曾孙,即父亲的堂兄弟的孙子、自己的从兄弟的儿子,是儿子的族兄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栖筠喜欢读书,交友慎重,不但受到族内子弟的赞誉,在当地读书人当中也很有威望。
B.在朝廷任职期间,李栖筠曾大力修建学校,鼓励学生,虚心拜有学问的人为师,结果吸引了很多人来拜他为师。
C.李栖筠文武兼通,治政有方,在对付许杲时,既加强军备,又连施妙计,使得许部后来不战而溃散。
D.李栖筠任御史大夫方正刚直,虽然元载把持了国政,栖筠仍严查并重罚了其亲信徐浩、杜济、薛邕等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苏州方清因岁凶,诱饥民为盗,积数万,依黟、歙间,阻山自防,东南厌苦。
(2)栖筠询其劳,怤色动,不能对,乃自言为徐浩、杜济、薛邕所引,非真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