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袭吉,自言左相林甫之后,父图,为洛阳令,因家。袭吉乾符末应进士举,遇乱,避地河中,依节度使李都,为盐铁判官。及王重荣代,不喜文士,时丧乱之后,衣冠多逃难汾、晋间。袭吉访旧至太原,武皇署为府掾,出宰榆社。光启初,武皇遇难上源,记室殁焉,既归镇,辟掌奏者,多不如旨。或有荐袭吉能文,召试称旨,即署为掌书记。袭吉博学多通,尤谙悉国朝近事,为文精意练实,动据典故,无所放纵,羽檄军书,辞理宏健。自武皇上源之难,与梁祖不协,乾宁末,刘仁恭负恩,其间论列是非,交相聘答者数百篇,警策之句,播在人口,文士称之。三年,迁节度副使,从讨王行瑜,右谏议大夫。及师还渭北,武皇不获入觐,为武皇作违离表,中有警句云:“穴禽有翼,听舜乐以犹来;天路无梯,望尧云不到。”昭宗览之嘉叹。洎袭吉入奏,面诏谕之,优赐特异。

天复中,武皇议欲修好梁,命袭吉为书以贻梁祖,书曰:“一别清德,十有余年,失意杯盘,争锋剑戟。山长水阔,难追二国欢;雁逝鱼沉,久绝八行之赐……”梁祖览之,至“毒手尊拳”之句,怡然谓敬翔曰:“李公斗绝一隅,安得此文士!如吾之智算,得袭吉之笔才,虎傅翼矣!”又读至“马邑儿童”、“阴山部落”之句,梁祖怒谓敬翔曰:“李太原残喘余息,犹气吞宇宙,可诟骂之。”及翔为报书,词理非胜,由是袭吉之名愈重。

袭吉在武皇幕府垂十五年,视事之暇,手不释卷。奖诱后进,不以己能格物。参决府事,务在公平,不交赂遗,绰绰有士大夫之风概焉。天祐三年六月,以风病于太原。同光二年,追赠礼部尚书。

(节选自《旧五代史·卷六十》)

[注]①武皇,唐末割据军阀李克用死后被追赠的谥号。②梁祖: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朱温,曾在上源袭击武皇。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父图,为洛阳令,因家   于其身也,则耻师
B.天路无梯,望尧云不到   骊山北构西折
C.山长水阔,难追二国欢   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
D.武皇议欲修好梁 赵尝五战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迁、拜,均指古代对官员的任命情况。其中“擢”指选拔、提拔,“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拜”指授与官职。
B.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多代指士大夫。“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诗)中的“衣冠”也是这种用法。
C.乾宁,与下文的“天复”均属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有的帝王只用一个年号,有的用多个年号。
D.卒,古代称大夫死日卒。古代对死的称呼还有:帝王和王后死曰“薨”,诸侯死曰“崩”,士死曰“不禄”,平民死曰“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袭吉生逢乱世,早年仕途颇有挫折。先是参加科考遭遇祸乱,后依附节度使李都,代替李都的王重荣不喜欢文官,李袭吉又到武皇官署做了属官。
B.李袭吉博学多通,为文善于引经据典。他写给唐昭宗的《违离表》,把自己比为洞中的禽鸟,把武皇比作尧舜,唐昭宗看后也颇为嘉许赞叹。
C.李袭吉辞理宏健,辞采气度折服对手。梁祖读李袭吉写的修好书信,或高兴或愤怒,这些情绪从侧面表现了李袭吉所写书信的非凡卓异。
D.李袭吉作风严正,身后深享显职高位。他参与决策公事,力求公平,不搞送礼请托等歪风,颇有士大夫的风度气概,去世后被追赠礼部尚书。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袭吉在武皇幕府垂十五年,视事之暇,手不释卷。奖诱后进,不以己能格物。
(2)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21 08:57: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忆秦娥 李之仪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①宋徽宗崇宁二年,词人因替范纯仁草遗表获罪,被贬太平州,这首词作于居太平期间。②凌歊台,南朝宋孝武帝避暑离宫。
【小题1】从篇幅上看,这两首词都属于____,从内容上看,《卜算子》表达的是_____。
【小题2】下列对两首词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忆秦娥》一词的上片写景,清溪哽咽,霜风料峭、山月皎洁,白云飘浮,只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幅清秀淡远的景色。
B.《卜算子》一词借水寄情,全词假托女子之口,以滔滔江流写绵绵情思,不敷粉,不着色,而自成高致。
C.《忆秦娥》全词不加雕琢,不事堆砌,不作粉饰,韵味悠长,谪居远地,空怀盼想之念,感情幽怨哀婉,缠绵悱恻。
D.《卜算子》一词采用民歌中常用的决绝语,将女主人公缠绵而又深挚的感情表现得透人心骨,同时也使全词呈现出一股俊逸的风韵与优美的旋律。
【小题3】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两首词的异同。
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异: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义田记

北宋钱公辅

①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②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

③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④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注①廪稍:公家给予的粮食。②沟中瘠:指饿死在沟壑中。瘠通“胔”,没有完全腐烂的尸体。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以养群族之人   (2)葬者再嫁之数(3)此其大较也   (4)而力未者二十年
【小题2】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3】对下列两句中“焉”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时共出纳 ②屏而家居俟代者与
A.①②中的“焉”都是代词B.①中的“焉”是助词,②中的“焉”是代词
C.①②中的“焉”都是助词D.①中的“焉”是兼词,②中的“焉”是代词
【小题4】第③段中“尝有志于是矣”中的“是”具体指代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5】文末“是皆公之罪人也”一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