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鲁山山行①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①鲁山,一名露山,故城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北,接近襄城县西南边境。仁宗康定元年(1040),梅尧臣知襄城县,作此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两句按时间顺序应为倒装, “千山高复低”是“山行”所见, “适与野情惬”,则是 “山
行”所感。这一倒装,既突出了爱山的情趣,又显得跌宕有致。
B.颔联进一步写“山行”。 眼中的“好峰”移步换形,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诗人独行幽径,因为无人结伴而行,以致在“千山高复低”中迷路了,心情受到影响。
C.“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写“山行”所见的动景。“霜落”而“熊升树”,“林空”而“鹿饮溪”, 熊“自在”,鹿“自在”,人也“自在”,很是闲适,野趣盎然。
D.尾联巧妙的运用了反问手法,写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语境,移步换景,一幅原生态的画面映入眼帘,表达出诗人超脱,淡泊的闲适恬静心态。
E. 纵观全诗,首句中“野情”二字是全诗诗眼。峰峦起伏变化,山间小路幽静,使人迷乱;
【小题2】这首诗描写景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试结合诗歌情感作具体的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5-05 03:07: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冈竹楼记

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

公退暇,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①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时期。齐云、洛星、井干、丽谯皆为前朝帝王权贵所建名楼。②稔:年。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代陶瓦,比屋皆然   比屋:家家户户
B.幽阒辽夐,不可状   具:全部。
C.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第:只。
D.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滁上 出:贬谪。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价廉而工省也 挟飞仙遨游
B.公退暇   泣孤舟嫠妇
C.作小楼二间 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D.皆竹楼之所助 其闻道固先乎
【小题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吾 闻 竹 工 云 竹 之 为 瓦 仅 十 稔 若 重 覆 之 得 二 十 稔
【小题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安公子

柳永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注)①拾翠汀洲:古代妇女喜欢到河滩上拾翠乌尾羽做装饰品。一说拾翠是采摘香草。②画桡:装饰华美的船桨。
【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说明下了很长时间的雨,雨点逐渐稀疏,但已近傍晚,为全词营造了迷蒙冷清的气氛。
B.“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以“双双”形容鸥鹭,衬托出抒情主人公的寂寞孤独,景中有情。
C.“停画桡、两两舟人语”说明词人已到达目的地,听到身边人的谈话声,却不知自己该走向何方。
D.“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追忆过往,慨叹今夕,词人离愁更浓,唱出了全词的最强音。
E.词序颠倒是词的语言特点之一。本词中有多处词序颠倒,如“远岸收残雨”“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短樯吟倚闲凝伫”。
【小题2】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