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苏幕遮·草
梅尧臣①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②年最少,窣地春袍③,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①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二十余岁以门荫入仕,但应试进士不第,仅任过主簿、知县等职。②庾郎,指南朝的庾信,他才情横溢,少年得志,“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③窣地,拂地;春袍,指初入仕途的低级官员穿的青色章服。
【小题1】下列对本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开头四句描写春草嫩绿无边、春意蓬勃,只是为下文少年的出场作铺垫。
B.“窣地春袍”描写宦游少年身着拂地的青色官服,不言“青袍”而言“春袍”,更让读者联想到少年的风华正茂、前程美好。
C.“堪怨王孙”是谁存怨呢?词人没有明言,既可能是王孙自怨,也可能是运用拟人手法,草在怨。
D.“翠色和烟老”写词人想象自己回归故里。在草色与炊烟中慢慢老去。
E. “嫩色宜相照”与“翠色和烟老”遥遥相对,明写草色,暗寓人生遭际,情郁于中。词人构思巧妙,词意隽永。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甍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6-20 12:02: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离亭燕

  张昪(1)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2)。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释:(1)张昪(992─1077)字杲卿,一生经历了北宋由真宗到神宗国运渐衰的过程,这首词是他辞官退居金陵(南京)后所作。(2)低亚:低垂。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开篇先对金陵景物作一番鸟瞰,概括地写出了疏朗清丽的山水之美。
B.水草丛中隐现的茅舍展现了世俗的生活,为下阕诗人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C.客帆高挂,酒旗低垂,云烟弥漫,作者伤秋悲老的寂寞与孤独溢于言表。
D.“六朝兴废”“渔樵闲话”两句,作者发思古之幽情,透露出内心的隐忧。
【小题2】本词结尾“寒日无言西下”一句,以引人遐想的画面作结。下列各诗的结尾方式与此不同的一项是
A.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B.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C.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小题3】张昪《离亭燕》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都借秋景抒情,二者描绘的景象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