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其父奢不能难,然不谓善,谓其母曰:“赵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后廉颇与秦相持,秦应侯行千金为反间于赵,曰:“秦之所畏,独赵括耳。”赵王以括代颇将。蔺相如谏,王不听。括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又不听。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白起代王龁,遂胜赵

(1)赵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2)秦应侯行千金为反间于赵,曰:“秦之所畏,独赵括耳。”
(3)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白起代王龁,遂胜赵。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0-07-09 03:37: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嘉祐癸巳之岁,吕巧臣兄自江入秦。冬十二月,宿于北华之野狐泉店。到时日晚,势尚早,逆旅喧哄。吕巧臣乃与予同登南坡兰若,访僧曰义海,气貌甚清,谈吐亦雅,中夜围炉,设茶果待客颇勤,因话三峰事。海曰:“去年初秋一日,日迨暮,有士人风格峻整,麻衣芒履,荷笠而来投宿者。问其所至?姓氏谁何?答曰:“元冲,姓王。来自天雄,性甘隐遁,好奇为心,所游陟诸山名迹,尽东南之美矣。惟有华山莲花峰之秀异未觌,今则力役一登尔。海师谓之曰:“兹山峭拔若削,自非驭风凭云,亦无有去理。”元冲曰:“贤人勿谓天不可升,但虑无其志耳。仆亦之华阳川,中有路,志其幽寻焉。”海观其辞气壮厉,亦然之。元冲曰:“某明日且去。其日当留山址。计其五千仞为一旬之程,亦足矣。既上,当煠火为信。至时,可乘桃林南野望。”翌日,元冲发笈取一药缶,并火金怀之而去,义海书于屋壁。期一日,至桃林宿。明日平晓,岳色晴明,无纤翳。伫立数息间,有白烟一道,歘起莲花峰顶。海秘之不言,复归。二旬而元冲至,歇定乃言曰:“前者既入华阳川中,寻微迳,萦纡至莲花峰下,憩止一宿,方登。初登也,虽险峻,犹可垂足以迹,困则伏于石庵中,暮亦如之。既及华三分之一,则壁立群嶂,莓苔冷滑,石罅纵横,仅容半足。乃以死誓志,作气而登,时遇石发垂下,接之以升。再一旬而及峰顶广约百亩中有池亦数亩菡萏方盛浓碧鲜红四旁则巨桧乔松竦擢于霄汉馀奇花芳草不可识池侧有破铁舟,触之则碎。周览已,乃取火金敲之,揉枯荄以承之,大木亦有朽仆于地者,拉其枝干煠火焉。既而循池玩花,将取数叶,又思灵境不可渎,只采取落叶数片,及铁舟寸许怀之。一宿乃下,下之危峻复倍于登陟时。”海不觉前席,执元冲手曰:“君固三清之奇士也!不然,何以臻兹!”于是,元冲以莲叶、铁赠义海。明日,复负笈而去,莫知所终。则尚子寻五岳,亦斯人之徒欤。
(节选自宋朝王得臣《登莲花峰记》,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再一旬而及峰/顶广约百亩/中有池/亦数亩/菡萏方盛/浓碧鲜红/四旁则巨桧乔松竦擢于霄汉/馀奇花芳草不可识
B.再一旬而及/峰顶广约百亩/中有池/亦数亩菡萏/方盛浓碧鲜红/四旁则巨桧乔松/竦擢于霄汉/馀奇花芳草不可识
C.再一旬而及峰/顶广约百亩/中有池/亦数亩菡萏/方盛浓碧鲜红/四旁则巨桧乔松竦擢于霄汉/馀奇花芳草不可识
D.再一旬而及峰顶/广约百亩/中有池/亦数亩/菡萏方盛/浓碧鲜红/四旁则巨桧乔松/竦擢于霄汉/馀奇花芳草不可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欧阳伯和墓志铭
张 耒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呜乎!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B.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
C.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后经陈襄推荐,欧阳发参与修订完成天文书。
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愧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