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卖花声·题岳阳楼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扶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张舜民,北宋词人,做过监察御史,曾因党争遭贬迁。这首词是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被贬官郴州途中,登临岳阳楼时所作。
(1)这首词开头和结尾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任选一处作赏析。



(2)“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一句该怎样理解?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1-11-20 09:10: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
①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沮洳伏见;堕石井,锵然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蚖。其上有鸟,黑如鸲鹆,赤冠长喙,俯而啄,磔然有声。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系马石觜,相扶携而上,篁筱仰不见日,如四五里,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门牖相值。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在何境也。且暮,皆宿。
②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磨戛,声切切不已。竹间梅棕,森然如鬼魅离立突鬓之状。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迟明,皆去。
③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忆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
(注释)①幢(chuáng):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②沮洳(rù):低湿之地。③蚖:一种蝮蛇。④鸲(qú)鹆(yù):即八哥。⑤蹊:小路。⑥篁(huáng)筱(xiǎo):泛指密密的竹林。⑦摩戛(jiá):摩擦相击。⑧离立:并立。
【小题1】文章最后方框内应填的虚词为。
A.矣B.也C.乎D.哉
【小题2】下列划线词语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锵然鸣    有怠欲出者
B.闻鸡声    知尔丑
C.曲折依崖壁栏楯   猾胥报充里正役
D.不知身在何境也   予力尚足以入
【小题3】简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及作用。
【小题4】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各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曾南丰先生⑴文集序

赵师圣

①予自束发受书,长而策名登朝,海内升平,天下乂安,读书中秘,于今二十有余年,凡古今文章升降之变,窃尝窥之矣。

②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敝,虽以唐贞观致治,几于隆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衰。昌黎韩子起布衣麾之,天下翕然复归于正。愈之后二百有余年而得欧阳子,其学推韩愈,以达于孟子。士无贤不肖,不谋而同曰:欧阳子,宋之韩愈也。时予乡曾文定公橐其文数十万言来京师,京师之人无知之者,欧阳公见而独异之,初骇其文,复壮其志,由是而子固之名动天下。嗟乎!彼文公者,岂徒以其文章哉?方其迎骨于凤翔也,王公士庶奔走膜拜,而文公冒死极谏,撄万乘之怒而不悔。则文公卫道之严,正气所磅礴,固已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矣。其手扶云汉,章分裳锦,岂偶然哉?欧阳公立朝谠直不回,至其论文,则曰: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不然,以欧公之才,岂不能争裂绮绣,若子云、仲淹辈,诚卫道之心严耳。

③曾子固、子开伯仲皆以文名于时,而子固文尤著。其《元丰类稿》言近指远,大者衷于谟训,而小者中于尺度。至论古今治乱得失、是非成败、人贤不肖,以及弥纶当世之务,斟酌损益,必本六经。卫道之心,实与昌黎、永叔相表里,非仅以文章名后世也。后之君子读子固之文,而得欧阳子之志,与韩子当年抵排异端、张皇幽眇之深心,以上溯于子舆氏知言之教,则斯稿之传,不为无补于天下后世,乃足以明吾乡之学,障百川而回狂澜,以庶几于邹鲁之遗业也,有如是尔。同邑后学赵师圣题。

注:⑴即北宋文学家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
【小题1】第②段表现了曾巩“名动天下”的两个因素:其一是文章;其二是 ________。
【小题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说明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3】文中多次提到韩愈、欧阳修,其用意是什么?
【小题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为赠序,是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元丰类稿》所作的序言。
B.“海内升平,天下乂安”之“乂”,治理、安定的意思;“乂安”,即天下太平。
C.“卫道之心”是曾南丰先生的为文之本,也是《元丰类稿》的灵魂。
D.“窃尝窥之矣”、“同邑后学”-----加点字是作者自称,亦是自谦之词。
【小题5】简要赏析这篇序文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