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 题。
上邵学士① 书
(宋)王安石
仲详足下:数日前辱示乐安公诗石本,及足下所撰《复鉴湖记》。启封缓读,心目开涤。词简而精,②义深而明,不候按.图越绝之形胜,不候入国而熟贤牧之爱民,非夫诚发乎文,文贯乎道,仁思义色,表里相济者,其孰能至于此哉?因环列书室,且欣且庆,非有厚.也,公义之然也。 某尝患近世之文,辞弗顾于理,理弗顾于事,以襞.积.故实为有学,以.雕绘语句为精新,譬之撷奇花之英,积而玩之,虽光华馨采,鲜缛可爱,求其根柢济用,则蔑如③也。某幸观乐安、足下之所著,譬由笙 磬之音,圭璋之器,有节奏焉,有法度焉,虽庸耳必知雅正之可贵,温润之可宝也。仲尼曰:“有德必有言”“德不孤,必有邻”,其.斯之谓乎?昔昌黎为唐儒宗,得子婿李汉,然后其文益振,其道益大。今乐 安公懿文茂行,超越朝右④,复得足下以宏识清议,相须光润。苟力而不已,使后之议者必曰:“乐安公,圣宋之儒宗也,犹唐之昌黎而勋业过之。”又曰:“邵公,乐安公之婿也,犹昌黎之李汉而器略过之。” 则韩、李、蒋、邵之名,各齐驱并骤,与此金石之刻不朽矣。所以且欣且庆者,在于兹焉。郡庠拘率,复偶足下有西笑之谋⑤,未获亲交谈议,聊因手书,以道钦谢之意,且贺乐安公之得人也。
【注】①邵学士:邵必,字仲详。②越绝:越州的古称。③蔑如:微不足道。④朝右:位列朝班之右。指朝廷重臣。⑤ 西笑之谋:意谓谋任京官。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候按.图而尽越绝之形胜  按:查看
B.非有厚.也 厚:思想厚重
C.以襞.积.故实为有学 襞积:重复,堆砌
D.今乐安公懿.文.茂行 懿文:华美的文章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雕绘语句为精新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B.则.蔑如也 官盛则.近谀
C.其.斯之谓乎    其.皆出于此乎
D.苟力而.不已    吾尝终日而.思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借赞美乐安公和邵学士的诗文,表达了作文不应单纯堆砌华丽的辞藻,而应立足现实,追求 经世济用。
B.言为心声,在作者看来,只有仁爱真诚的有德之人,才能写出具有凝聚着道义力量的好文章。孔 子的“有得必有言”作为引证,强调了这一看法。
C.作者用“德不孤,必有邻”,既赞美了乐安公、邵学士,也表明了自己和他们惺惺相惜,有共同的 理想和追求。
D.本文笔墨林火,说理生动。运用比喻论证赞美乐安公和邵学士的诗文“雅正”“温润”,又以乐安 公和邵学士类比韩愈、李汉,赞美两人的诗文、德行。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非夫诚发乎文,文贯乎道,仁思义色,表里相济者,其孰能至于此哉?
(2)所以且欣且庆者,在于兹焉。
【小题5】用“/”给画线的部分断句。
然而天下少安,何也?大 国 之 王 幼 弱 未 壮 汉 之 所 置 傅 相 方 握 其 事 数 年 之 后 诸侯 之 王 大 抵 皆 冠 血 气 方 刚 汉 之 傅 相 称 病 而 赐 罢 彼 自 丞 尉 以 上 偏 置 私,如 此 有 异 淮 南 济 北 之 为 邪!此 时 而 欲 为 治 安 ,虽 尧 舜 不 治。
(选自贾谊《治安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8-04 11:01: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余有叹焉 于是:连词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非常:不平凡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者 名:识其本名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学者:求学的人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他们
B.孰能讥之乎 其:那
C.后世之谬传而莫能名者 其:它的
D.盖其又深,则至又加少矣 其:那些
【小题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因为
B.夫夷近,则游者众   以:而,表转折关系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相之 以:连词,可译为“来”
D.又悲夫古书之不存   以:“以之”的省略,因此

同类题2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游褒禅山记》
【小题1】下列句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与四人火以入 拥:持,拿。
B.夫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C.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观:观点
D.不得夫游之乐也  极:尽情享受。
【小题2】下列句中加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小题3】下列句中加线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于是余有B.其下平旷,有泉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D.火尚足以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门亭记

王安石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人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
B.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
C.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
D.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
【小题2】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作亭之意”的一项是(   )
①其亦好观游眺望乎 ②求民之疾忧 ③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 ④不以德则民不化服    ⑤其石幸在,其文信善 ⑥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
A.①④⑤B.②⑤⑥C.①③④D.②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作者先交代了石门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写“记”的缘起。此段文字简约明快,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B.全文围绕“作亭之意”展开,先用五个排比设问,然后逐个回答,每点都归之于“仁”字,其推理之严谨,分析之透辟,行文之游刃有余,令人叹服。
C.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作者心目中,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都是“仁”的体现。
D.宋代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内涵与本文中的“而忧者必在天下”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
(2)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小题1】王安石,号 
【小题2】对本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千里澄江似练”的“练”字,勾画出千里江面似匹白绢,波光闪亮。“翠峰如簇”的“簇”字又描绘出青翠的山峰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峻峭挺拔。
B.上片围绕金陵秋色极尽渲染,以“画图难足”句作结,道出金陵美景用画笔是难以完美地描绘出来的。
C.下片“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起笔,由写景转入怀古,并引发对六朝兴亡的感慨之情。
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小题3】结合作品,对下片划线句加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