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列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①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①1080年,苏轼谪居黄州时写下了这首词。②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句,意为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指短暂虚幻的人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上片一二两句描绘作者所处环境,描写出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色,杂乱、衰萎。
B.上片三四两句运用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听觉、视觉和嗅觉相结合的手法,着力描绘白鸟、红蕖。
C.上片描绘的景色充满了颓废色彩,表达了词人谪居黄州时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境。
D.下片前三句,是写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表现出其自得其乐。
E. 最后两句说天公想得周到,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又使得词人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
【小题2】有人说,“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这两句是点睛之笔,说说你从中可以读出词人怎样的感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8-26 09:57: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以下小题。
钱塘勤上人诗集叙
苏  轼
①昔翟公罢廷尉,宾客无一人至者。其后复用,宾客欲往。翟公大书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世以为口实。然余尝薄其为人,以为客则陋矣,而公之所以待客者独不为小哉!
②故太子少师欧阳公好士,为天下第一。士有一言中于道,不远千里而求之,甚于士之求公。以故尽致天下豪俊,自庸众人以显于世者固多矣。然士之负于公者,亦时有。盖尝慨然太息,以人之难知,为好士者之戒。意公之于士,自是少倦。而其退老于颍水之上,余往见之,则犹论士之贤者,唯恐其不闻于世也;至于负己者,则曰“是罪在我,非其过。”
③翟公之客,负之于死生贵贱之间,而公之士,叛公于瞬息俄顷之际。翟公罪客,而公罪己,与士益厚,贤于古人远矣。公不喜佛老,其徒有治诗书学仁义之说者,必引而进之。佛者惠勤,从公游三十余年,公常称之为聪明才智有学问者,尤长于诗。公薨于汝阴,余哭之于其室。其后见之,语及于公,未尝不涕泣也。勤固无求于世,而公又非有德于勤者,其所以涕泣不忘,岂为利也哉。余然后益知勤之贤。使其得列于士大夫之间而从事于功名,其不负公也审矣。
④熙宁七年,余自钱塘将赴高密,勤出其诗若干篇,求余文以传于世。余以为诗非待文而传者也,若其为人之大略,则非斯文莫之传也。
注释①:勤上人,即僧惠勤。②叙:也写作序。
【小题1】第①段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并不赞同翟公对宾客的态度,认为宾客浅薄,而翟公也为人小气。
B.欧阳修胸襟开阔,并不因为某些士人对不起自己而放弃推荐士人。
C.欧阳修崇尚佛家和道家,因而与惠勤交往,并称赞他的学问和诗歌。
D.本文写得曲折有致,在叙事中引发简洁的议论,议论又依托所描绘的事情。
【小题3】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B.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C.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D.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小题4】作者认为僧惠勤的诗文“非待文而传者也”,为什么还要为他写叙呢?(用自己的的话回答)
【小题5】本文为序文,全文却无一处言及诗集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分析写作意图。

同类题4

文言文阅读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固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国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节选自《赤壁赋》)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端正。
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缭绕。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下面。
D.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临:面对。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侣鱼虾而友麋鹿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C.顷之未发,太子迟之D.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小题3】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何为其然也?B.固一世之雄也
C.而今安在哉?D.不吾知其亦已兮
【小题4】下列又对所选文段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作者用曹操的典故,其用意是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表达自己的景仰之情。
B.作者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C.作者用月与水作比,阐释变与不变的道理,体现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所抱定的生活态度
D.所选文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联想非常丰富,转换也十分自然。
【小题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