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南乡子
黄庭坚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①。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②。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注:①黄庭坚为仇家构陷,被流放到宜州,只能栖身戍楼,困苦不堪。
②戏马台,南朝宋武帝刘裕在彭城(今徐州)戏马台欢宴重阳。金络头,多为有功武将战马头部的佩饰。
【小题1】下列对本词内容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   )
A.“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这两句用对比、反衬的手法,以诸将在侃侃而谈,议论立功封侯,与自己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形成鲜明对比,以诸将反衬自己,突出了词人耿介孤高的形象。
B.“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一句可知作者受佛老思想的浸润,人生观中有着消极虚无的一面,随着政治上的连遭打击,这种思想时有流露。这里表现的就是这种思想感情,但更为含蓄深婉。
C.本词用到“戏马台”的典故,流露出词人仍然对建功立业的向往。
D.下片遂转而为开朗达观。词人举杯劝酒:“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还是开怀痛饮,莫辜负这大好秋光和杯中酿。
E. 这首词“以诗为词”的创作方法,从遣词造句到意境格调都体现出诗的特点。这首词不仅借助景物渲染,而且直抒胸臆,风格豪放中有峭健。
【小题2】“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2-15 02:05: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

黄庭坚

清洛思君昼夜流,北归何日片帆收?

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佐州!

飞雪堆盘绘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平生行乐自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

注释:①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也叫步韵。②元祐初,黄庭坚的好友王定国因直言进谏遭贬,出为扬州通判。③洛:洛河,可通扬州。④鸡头:鸡头米,一种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软糯香嫩,营养丰富,是水八仙之一。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从题目可以看出,诗人的朋友王定国先从扬州寄赠他一首诗,他又依照原韵、原字相和了这一首诗。
B.第一句径直说“清洛思君”,亦实亦虚,运用明喻,把对朋友的绵绵情思比作昼夜不断的流水,化具体为抽象,生动形象,含蓄劲拔。
C.第二句用“片帆”代指朋友北归的航船,“何日”写出了对朋友的思念之切,这句不仅补足了前句思君的内涵,也表明对朋友遭贬的不满。
D.以颔联写出了诗人对朋友处境的关切,其中“犹”“却”两字,转接有力,含有无限感慨之意,意思陡下,可谓顿挫有力,曲折有变,诚为奇警。
E.尾联中指出“扬州”一直是商业都会,歌舞繁盛之地,“岂有竹西歌吹愁”化用了杜牧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表达了诗人对扬州的羡慕之情。
【小题2】本诗颈联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