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三句写环境,点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城外的长亭,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两句把彼此悲痛、眷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写的淋漓尽致。这里运用白描手法,所谓“语不求奇,而意致绵密”。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实写离别时的情境,妙在用景写情,“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写离别的寒心;残月破碎,写此后难圆之意。
D.“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四句更深一层推想离别以后惨不成欢的境况。结句用问句形式,感情显得更强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1-08 05:16: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柳 永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注) ①拾翠汀洲:古代妇女喜欢到河滩上拾翠鸟尾羽作装饰品。一说拾翠是采摘香草。②画桡:装饰华美的船桨。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说明下了很长时间的雨,雨点逐渐稀疏,但天已近傍晚。为全词营造了迷蒙冷清的气氛。
B.“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以“双双”形容鸥鹭,衬托出抒情主人公的寂寞孤独,景中有情。
C.“停画桡、两两舟人语”说明词人已到达目的地,听到身边人的谈话声,却不知自己该走向何方。
D.“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回忆过往,嗟叹今夕,词人离愁更浓,唱出了全词的最强音。
E.本词写词人于舟中凝伫时触景伤情,在羁旅失意时怀乡,心绪郁结。通过对游宦思归的描写,反映了作者长年落魄、官场失意的萧索情怀。
(2)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同类题4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留客住
柳永
偶登眺。凭小阑、艳阳时节,乍晴天气,是处闲花芳草。遥山万叠云散,涨海千里,潮平波浩渺。烟村院落,是谁家绿树,数声啼鸟。
旅情悄。远信沉沉,离魂杳杳。对景伤怀,度日无言谁表。惆怅旧欢何处,后约难凭,看看春又老。盈盈泪眼,望仙乡,隐隐断霞残照。
【小题1】(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词的上阕从词人登楼远眺写起,描写了艳丽明媚的季节里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奠定了全词清丽明快的基调。
B.“遥山万叠云散,涨海千里”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展现出云雾散去、远山重重,南海浩瀚无垠的壮阔画面。
C.上阕最后结句“是谁家绿树,数声啼鸟”中的数声鸟鸣引出下阕开头的“旅情悄”,引出了作者心中的无限情思。
D.这首词的下阕以抒情为主,最后三句“盈盈泪眼,望仙乡,隐隐断霞残照”写出了江山易改,故乡难寻,表现了作者对国势衰微的无奈与忧伤。
E. 这首词延续了柳永一贯的婉约词风,注重铺叙手法的运用;下阕“沉沉”“杳杳”“盈盈”“隐隐”等叠词的应用,使词作韵律悠长、情感真挚动人。
【小题2】(小题2)这首词与《雨霖铃》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