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罗士信,齐州历城人。隋大业时,长白山贼王薄、左才相、孟让攻齐郡,通守张须陀率兵击贼。士信以执衣,年十四,短而悍,请自效。须陀疑其不胜甲,少之。士信怒,被重甲,左右鞬,上马顾眄。须陀许之。击贼潍水上,阵才列,执长矛驰入贼营,刺杀数人,取一级掷之,承以矛,戴而行,贼皆眙惧无敢亢。须陀乘之,大破贼。士信逐北,每杀一贼,辄鼻纳诸怀,暨还,验以代级。须陀叹伏,遗以所乘马。凡战,须陀先登,士信副,以为常。炀帝遣使图须陀、士信阵法上内史。

后须陀为李密所杀,士信与裴仁基归密,署总管,俾统所部讨王世充。身被重创,见获于世充。世充爱其才,厚遇之,与同寝食。后得密将邴元真等,故士信稍稍疏斥。士信耻与伍,率所部千余人来降高祖,陕州道行军总管,因谋世充。

士信行则先锋,反则殿,有所获,悉散戏下有功者,或脱衣解马赐之,士以故用命。然持法严,至亲旧无少贷,其下亦不甚附。师次洛阳,攻千金堡,堡有恶言诟军,士信怒,夜遣百人载婴儿啼噪堡下,若自东都出奔者,既而阳悟曰:“非也,此千金堡耳。”因散去。堡兵开门追掠,士信伏入,屠之无类。贼平,授绛州总管,封郯国公

从秦王击刘黑闼洛水上,得一城,王君廓戍之,贼急攻,溃而出。王语诸将:“孰能守此?”士信曰:“愿以守。”乃命之。士信已入,贼悉众攻,方雨雪,救军不得进。城陷,黑闼欲用之,不屈而死,年二十八。王隐悼,购其尸以葬,谥曰勇。初士信为仁基所礼及东都平出家财敛葬北邙以报德且曰我死当墓其侧至是如所志。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十一》)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所做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士信为仁/基所礼及/东都平/出家财敛葬北邙以报德/且曰我死/当墓其侧/至是/如所志
B.初/士信为仁基所礼/及东都平/出家财敛葬北邙以报德/且曰/我死当墓其侧/至是/如所志
C.初士信/为仁基所礼及/东都平出家财/敛葬北邙/以报德且曰/我死当墓其侧/至是如所志
D.初士信为仁基/所礼及东都/平出家财敛葬/北邙以报德/且曰我死/当墓其侧至是/如所志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劓:此处为“割掉”的意思,原指中国古代割掉鼻子的一种刑罚。
B.拜: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谪”“转”“徙”“改”“移”等。
C.郯国公:是指罗士信的封爵。春秋时期有公、侯、王、子、男五等爵位。
D.谥号: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谥号有褒有贬。
【小题3】下列对原文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罗士信年轻气盛。他年仅十四岁就在执衣职务上主动请缨,要反击正在攻打齐郡的长白山贼寇,为了向张须陀证实自己的实力,身披双层的铠甲骑上战马。
B.罗士信作战不退缩。只要是与张须陀一同作战,罗士信便经常做张须陀的副将,冲锋陷阵。皇帝还派画师将他们作战的场面描画出来并上报给内史省。
C.罗士信赏罚分明。他能够将战利品和朝廷的封赏赏赐给手下有功劳的人,也不吝惜自己的战衣和战马,但是处罚起来也绝不会宽容最亲近的部下。
D.罗士信为人心胸狭窄。他在被王世充收降后曾被其重用,但是王世充后来收降了邴元真后便疏远了罗士信,因此罗士信一心想与唐高祖密谋杀死王世充。
【小题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身被重创,见获于世充。世充爱其才,厚遇之,与同寝食。
(2)王语诸将:“孰能守此?”士信曰:“愿以守。”乃命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1-17 03:02: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予友黄君梦升,其先婺州金华人,后徙洪州之分宁。黄氏世为江南大族。自其祖父以来,乐以家赀乡里,多聚书以招四方之士。梦升兄弟皆好学,尤以文章意气自豪。

②予少家随州,梦升从其兄茂宗官于随。予为童子,立诸兄侧。见梦升年十七八,眉目明秀,善饮酒谈笑。予虽幼,心已独梦升。

③后七年,予与梦升皆举进士于京师。梦升得丙科,初任兴国军永兴主簿,怏怏不得志,以疾去。久之,复调江陵府公安主簿。时予谪夷陵令,遇之于江陵,梦升颜色憔悴,初不可识,久而握手嘘唏,相饮以酒,夜醉起舞,歌呼大噱。予益悲梦升志虽衰而少时意气尚在也。

④后二年,予徙乾德令,梦升复调南阳主簿。又遇之于邓间。常问其平生所为文章几何,梦升慨然叹曰:“吾已讳之矣。穷达有命,非世之人不我知,我羞道于世人也。”求之,不肯出。遂饮之酒,复大醉,起舞歌呼,因笑曰:“子知我者。”乃肯出其文。读之,博辩雄伟,其意气奔放,犹不可御。予又益悲梦升志虽困而独其文章未衰也。

⑤是时,谢希深出守邓州,尤喜称道天下士。予因手书梦升文一通,欲以示希深。未及而希深卒,予亦去邓。后之守邓者皆俗吏,不复知梦升。梦升素刚,不苟合,负其所有,常怏怏无所施。卒以不得志,死于南阳。

⑥吾尝读梦升之文,至于哭其兄子庠之词,曰:“子之文章,电激雷震,雨雹忽止,阒然灭泯。” 未尝不讽诵叹息而不已。嗟夫,梦升曾不及庠,不震不惊,郁塞埋藏。孰与其有,不使其施?吾不知所归咎,徒为梦升而悲!

(欧阳修《黄梦升墓志铭》有删减)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
(1)乐以家赀乡里____________ (2)心已独梦升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尤文章意气自豪。(本文)  木欣欣向荣。(《归去来兮辞》)
B.常问平生所为文章几何。(本文)   皆出于此乎?(《师说》)
C.肯出其文。(本文)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D.予又益悲梦升志虽困独其文章未衰也。(本文)    后人哀之不鉴之。(《阿房宫赋》)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世之人不我知,我羞道于世人也。
(2)梦升素刚,不苟合,负其所有,常怏怏无所施。
【小题4】第⑥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概括作者三次“为梦升而悲”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浑瑊,本铁勒九姓之浑部也,善骑射。禄山反,从李光弼定河北,射贼骁将李立节,贯其左肩,死之。从郭子仪复两京,讨安庆绪,胜之新乡,擢武锋军使。吐蕃盗塞深入,瑊会泾原节度使马璘讨之。次黄菩原瑊引众据险设枪垒自营遏贼奔突旧将史抗等内轻瑊顾左右去枪叱骑驰贼。既还,虏蹑而入,遂大败,死者十八。子仪召诸将曰:“朔方军高天下,今败于虏,奈何?”瑊曰:“愿再战。”吐蕃引去,瑊邀击破之,悉夺所掠而还。回纥侵太原,破鲍防军。拜瑊都知兵马使,自石岭关而南,督诸军掎角,虏引去。建中中,李希烈诈为瑊书,若同乱者,帝识其谍,用不疑,更赐良马、锦币。帝奉天,瑊率家人子弟以从。朱泚兵薄城,矢石如雨,昼夜不息。城中死者可藉,人心危惴,或夜缒出掇蔬本供御。乘城者皆冻馁,甲弊兵饥,瑊但以忠义感率使当贼。瑊中矢,自揠去,被血而战愈厉。泚平,论功,以瑊兼侍中。天子还宫,授河中绛慈隰节度使、河中同陕虢行营副元帅,封咸阳郡王,赐大宁里甲第。贞元干年,吐蕃相尚结赞陷盐、夏,阴窥京师,而畏瑊与李晟、马燧,欲以计胜之。乃诡辞重礼,请燧讲好。帝乃诏约盟平凉川、以瑊为会盟使。为结赞所劫,副使崔汉衡以下皆陷,惟瑊得免。自奉天入朝,羸服待罪,诏释之。会吐蕃复入盗,使瑊镇奉天。虏罢,还河中。十五年,卒。瑊好书,性忠谨,功高而志益下,岁时贡奉,必躬阅视。每有赐予,下拜跪受,常若在帝前。贞元后,天子常恐藩侯生事,稍桀骜则姑息之。惟瑊有所奉论不尽从可,辄和喜曰:“上不疑我。”故治蒲十六年,常持军,猜间不能入。君子贤之。

(选自《新唐书·浑瑊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次黄菩原/瑊引众/据险设枪垒/自营遏贼奔突/旧将史抗等内轻/瑊顾左右/枪叱骑驰贼
B.次黄菩原/瑊引众据险/设枪垒自营/遏贼奔突/旧将史抗等内轻/瑊顾左右去枪/叱骑弛贼
C.次黄菩原/瑊引众据险/设枪垒自营/遏贼奔突/旧将史抗等内轻瑊/顾左右去枪/叱骑驰贼
D.次黄菩原/瑊引众/据险设枪垒/自营遏贼奔突/旧将史抗等内轻瑊/顾左右/去枪叱骑驰贼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京”,唐朝时长安和洛阳的合称。长安居四塞之中,易守难攻;洛阳交通便利,利于控制关东地区。
B.建中,唐德宗年号。明清之前,帝王在位期间的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皇帝多用一个年号。
C.狩,初指冬天打猎,亦可指帝王巡视地方,也用作帝王出逃或被俘的婉辞。文中指唐德宗到奉天巡视。
D.郡王,古代爵位等级之一,多封给宗室,也有臣下得封郡王。浑瑊就因为平乱有功,以臣下获封郡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浑瑊骁勇善战,屡立战功。随李光弼讨伐安禄山,一箭射死敌悍将李立节;随郭子仪讨伐安庆绪,因功升任武锋军使。
B.浑瑊身先士卒,深得将士之心。朱泚之乱,浑瑊以忠义激励将士奋勇杀敌;身中流箭,随手拔出,血流满衣而愈加勇猛。
C.浑瑊尽忠朝廷深得皇帝信任。李希烈诬陷他参与叛乱,德宗识破了这一反间计;镇守蒲州十六年,从没有被皇帝猜疑。
D.浑瑊智勇双全,威震边地。回纥入侵太原,浑瑊率军与友军互成掎角,逼退敌军;吐蕃攻陷唐军,只有浑瑊机智逃脱。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城中死者可藉,人心危惴,或夜缒出掇蔬本供御。
(2)性忠谨,功高而志益下,岁时贡奉,必躬阅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皇甫无逸,字仁俭,京兆万年人。父诞,隋并州总管府司马,汉王谅反,逼之不从,见杀。时五等废,炀帝熹诞忠,赠诞柱国、弘义郡公。
无逸历淯阳太守,治为天下最,再迁右武卫将军。帝幸江都,诏居守洛阳。帝被杀,乃与段达、元文都立越王侗。及王世充篡,弃母妻,斩关自归。追骑及,无逸顾曰:“吾有死,终不能同尔为逆。”解金带投之地,曰:“以与尔,无相困。”骑争下取,由是获免。
高祖以无逸本隋勋旧,尊遇之,拜刑部尚书,封滑国公。时蜀新定,吏多横恣,人不聊生,诏无逸持节巡抚,得承制除吏。既至,黜贪暴,用廉善,法令严明,蜀人以安。
皇甫希仁,憸人也,诬告无逸为母故阴交世充,帝判其诈,斩希仁,遣给事中李公昌驰谕。又有告无逸交通萧铣者,,时无逸与行台仆射窦璡不协,因表自陈,并上璡罪。有诏刘世龙、温彦博按之,无状,遂斩告者而黜璡。及还,帝劳曰:“比多谮毁,但以正直为佞人憎尔。”无逸顿首谢。帝曰:“卿无负,何所谢?”
民部尚书,出为同州刺史。所至辄闭閤不通宾客,左右无敢出入者;所需皆市易它境。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然过自畏慎,每上表疏,。读数十犹惧未审,使者上道,追省再三乃得遣。母在长安疾笃,太宗命驰驿召还承问,忧悸不能食,道病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孝。王珪驳曰:“无逸入蜀,不能与母俱,留卒京师,子道未足称,不可谓孝。”乃更良。
(选自《新唐书•皇甫无逸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
B.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
C.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
D.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线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等,《礼记》中将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文中的“五等”,特指五等爵制。
B.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文中的“谥”是官谥。
C.民部,官署名,后在唐代因避讳而改为户部,是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
D.高祖、炀帝均为皇帝的庙号。高祖指开国之君,“炀”是贬义,隋炀帝是中国声名较差的皇帝之一。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逸效命朝廷,深受信任。隋炀帝巡视江都时下诏命他守卫洛阳;隋炀帝被杀后,他同段达等人一起拥立越王为帝。
B.无逸做事细致,处事谨慎。他向皇帝上表章,读了上十遍还不放心,使者已上路了,还要追上去再三叮嘱后才让派送。
C.无逸严于律己,为官清廉。他在外任同州刺史时,所到之处往往闭门不交接宾客,所需要的物资都是从辖境以外买来。
D.无逸精于治理,才能突出。隋朝时,他担任淯阳太守,政绩被评为优等;唐高祖时,他将战后的蜀地治理得井然有序。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蜀新定,吏多横恣,人不聊生,诏无逸持节巡抚,得承制除吏。
(2)有诏刘世龙、温彦博按之,无状,遂斩告者而黜。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唐崇徽公主手痕①
欧阳修
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
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为国谋。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
注:①崇徽公主,唐代宗时与回鹘和亲,以崇徽公主嫁其可汗。姓仆固氏,唐朝著名将领仆固怀恩的女儿。生卒年不详。手痕:在今山西灵台。传说公主出嫁回鹘时,路经此地,以手掌托石壁,遂有手痕。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从对比开始,不离故乡的鸟儿尚啁啾鸣叫不止,而豆蔻年华的少女随着悲笳、离别父母、远嫁万里之外,依恋不舍。诗句中用鸟之喜反衬人之悲,尽显公主远嫁的凄凉。
B.颔联中“青冢”代指崇徽公主的埋身之地。诗人在这里沿用了杜甫咏王昭君的“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诗意,一个“魂”字,使诗情变得更为深婉。
C.颈联诗人寓于两对矛盾现象中的诘问尖锐犀利,自古罕见。议论深切痛快,而又对仗工整,朱熹推崇此联道:“以诗言之,第一等诗;以议论言之,第一等议论也。”
D.此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借古生情,结合民间传说,为崇徽公主远嫁这一历史悲剧唱出了一曲悲伤凄凉的挽歌。
E. 在时间上,这首诗两度由古及今作大幅度的跳跃,使诗情波澜起伏,把读者的感情之流导入诗人以激情冲击而成的曲折回荡的河道中。
【小题2】这首诗的尾联表现诗人怎样的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