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寄欧阳舍人书
曾巩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以致其严。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及世之衰,为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传之难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则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
既拜赐之辱,且敢进其所以然。所谕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详焉?愧甚,不宣。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
注:①衋然:伤痛的样子。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者得以致其严 严:敬意B.而不本乎理 本:探究
C.意奸而外淑  淑:善良D.其传世行后无疑也  传:传播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铭与史不同,墓志铭应写贤者,而史则善恶皆书。
B.文中的庙指宗庙,而不是寺庙,是祭祖的房屋,铭文可置于其中。
C.公卿大夫在文中泛指为官做宰的人,他们都有墓志铭,但流传下来的却很少。
D.欧阳修在给作者的信中厘清了曾氏家族世系,作者表示会对世系增加充实扩展。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于是乎铭始不实。
(2)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
【小题4】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曾巩认为墓志铭少有流传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2-22 06:01: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楚庄王听朝罢晏,樊姬下堂而迎之曰:“何罢之晏也,得无饥倦乎?”庄王曰:“今日听忠贤之言,不知饥倦也。”樊姬曰:“王之所谓忠肾者,诸侯之客欤?国中之士欤?’庄王曰:“则沈令尹也。”樊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奖者何等也?”姬曰:“妾得侍于王,上汤沐,执巾栉,振衽席,十有一年矣。然妾未尝遣人之梁郑之间,求美人而进之于王也。与妾同列者十人,贤于妾者二人,妾岂不欲擅王之爱,专王之宠哉?不敢以私愿蔽众美也,欲王之多见,则知人能也。今沈令尹相楚数年矣,未尝见进贤而退不肖也,又焉得为忠贤乎?”庄王旦朝,以樊姬之官告沈令尹。令尹避席而进孙权敖。叔敖治楚三年,而楚王霸。楚史援笔而书之于策曰:“楚之霸,樊姬之力也。”

【小题1】在文中找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同义词或反义词。
(1)妾岂不欲王之爱 “擅”的同义词是(_________)
(2)未尝见进贤而退不肖也 “不肖”的反义词是(_________)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姬下堂而之曰 迎:向着
B.丘子避席,不知所    对:对答
C.大夫退,无使君劳  夙:早
D.刺虞丘,蔽贤之路  非:非议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何罢之晏也,得无饥倦乎?
(2)岂不欲擅王之爱?
【小题4】在本文中,樊姬与楚庄工谈论了关于___________的问题,由于她采用了________ 的方法,达到了劝谏的目的。
【小题5】从本文看,真正的忠贤应能_________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正旦唱)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小题1】对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外”是角色名,这里是外来的简称,扮演老年男子。
B.“净”是角色名,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人物,俗称“花脸”。
C.“科”是戏曲中角色敲打乐器时的动作,又称为“介”。
D.“旦”是角色名,扮演妇女。
【小题2】【滚绣球】是( )
A.词牌B.宫调C.曲目D.曲牌
【小题3】下面是对【滚绣球】这支曲子的分析,最能确切地反映作者的表现方法和写作意图的一项是( )
A.运用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主要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黑暗统治的愤怒控诉。
B.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主要表现了窦娥呼天唤地,希望天地为她申冤报仇的心理。
C.运用了对偶、排比、借喻等修辞手法,主要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和对天地神权的否定。
D.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主要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痛之情和对不公平的世道的控诉。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