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
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①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②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南朝宋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小题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上片的前两句写诗人日暮登楼所见,寥寥几笔,由下及上地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
B.“贴云寒”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双燕背飞的心理感受,更寄寓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C.本词用字精妙,“芙蓉落尽天涵水”中“涵”字写出了天空苍茫、水天一色的特点。
D.此词上片主写景,下片主言情,用语清婉雅丽,情真意切,不失为赠答词中的佳作。
E. “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故人”老朋友;“早晚”随时、每日之意。实写老朋友天天登高望远,思念我,即使道远雪阻,也一定会寄赠我江南一枝早梅。
【小题2】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5-12 09:43: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公讳邦义,字希稷,胄出汉太尉震。五代时,其先避乱徙居庐陵,后遂为吉州吉水人也。世以儒学相承,父登进士第,初命长沙民掾,未终月而卒。后五月公始生,未冠而妣陈氏即世。兄弟相为命。公天性孙悌,视兄犹父。
太学七年,苦心嗜学,言行忠敬,每以古人自励。政和乙未,以上舍生解褐,赐第还家。公初调歙州婺源县教授,改蕲州州学教授,以育才作人为己任,不专文辞而已。秩满,授从政郎、卢州州学教授,除南京宗子博士,改建康府府学教授。荐者状其所居,转移宣教郎,辟权知本府溧阳县事。时二圣北狩,中原多故,寇盗蜂起。公训民为兵,五里一堠,号令期会,枹鼓一鸣,远近毕集。未几,府兵叛,闭关杀官吏,四境狼顾虑变。公乃阅民兵,赡军实,申号令,即日趋府,讨叛者。贼畏公威声。亟白部刺史,愿从谕招。发运使方公会诸郡之师于城下,公率民兵首集,士整而奋,观者伟之。
初,兵之叛也,溧阳旧县镇射士数十百,以羽檄往戍他所,乘隙离次而归,劫巡检为魁甲而趋溧阳,将屠之以掠金帛。公即率民兵逆之,一战贼歼焉。部刺史奏功议赏,公悉推逊僚佐,曰:杀人而利赏非吾志。邑人德公,肖像祀之。后朝廷诏举文武全才,当路以公名闻就命通判建康军府,兼提领沿江措置使司公事。其时贼李成剽江北,又值金虏大至,与成合,我师败绩。知军府事陈邦光柔怯不足赖。是日,邦光出城迎降,亦强公以行,公至街桥大呼曰:“我岂为降虏者?”虏知其不可屈,遂害之。
【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权知本府溧阳县事 权:暂时。
B.赡军实   赡:使……充足。
C.公即率民兵逆之    逆:迎战。
D.邑人德公,肖像祀之 祀:祭祀。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邦乂从小就命运坎坷,在父亲去世五个月后他才出生,还没有成年,母亲陈氏也去世,只得与兄弟相依为命。
B.杨邦乂学习勤奋,在太学七年,刻苦钻研,十分喜爱学习,言行举止忠诚恭敬,常用古人的事迹来勉励自己。
C.杨邦乂文武兼修,并名声在外,正值朝廷招揽文武全才,他被任命为通判建康军府,兼沿江措置使司公事。
D.杨邦乂极具气节,金兵大举入侵,朝廷军队被打败后,他被陈邦光胁迫投降金人,终因不肯屈服而被陈邦光杀害。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改蕲州州学教授,以育才作人为己任,不专文辞而已。
(2)部刺史奏功议赏,公悉推逊僚佐,曰:杀人而利赏非吾志。
【小题4】杨邦乂为什么能够迅速平定州府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