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问答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木兰花慢
万俟咏
恨莺花渐老,但芳草、绿汀洲。纵岫壁千寻,榆钱万叠,难买春留。梅花向来始别,又匆匆结子满枝头。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  悠悠。岁月如流。叹水覆、杳难收。凭画栏,往往抬头举眼,都是春愁。东风晚来更恶,怕飞红拍絮入书楼。双燕归来问我,怎生不上帘钩?
【小题1】词的末尾写“双燕”之句奇特巧妙,请结合词作内容简要分析。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7-02 12:25: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余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白以类己,由是有名。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陈灭,与世基入隋。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辟之。大业中,累至秘书郎。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 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

贞观八年,进封县公。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礼部尚书,谥曰文懿。

(节选自《新唐书·虞世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
B.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
C.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
D.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践祚,指皇帝登临皇位,《史记·太史公自序》:“迎王践祚,天下归心。”
B.乞骸骨,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指自请退职。
C.宫体诗,指产生于六朝时期,以描写宫廷生活、闺阁情怀为主要内容,辞采浮靡轻艳的诗歌。
D.赠,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官爵或荣誉称号,和“谥”意思一致。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世南勤勉于学,名声大振。他专心学习,从不懈怠,甚至几十天也不梳洗;其文风颇似徐陵,并得到徐陵亲自印证,由此声名鹊起。
B.虞世南建言献策,颇受器重。面对自然灾害,他为皇帝建言献策,排忧解难;受到陈文帝、隋炀帝、唐太宗等的器重,官职屡次升迁。
C.虞世南性格刚直,意志坚强。唐太宗以作诗试探他,他刚正直言,毫不避讳;他看起来弱不禁风,但内心坚强,议论政事公正平允。
D.虞世南博闻强识,受到称颂。他学识渊博,记忆力超群,能默写《列女传》;唐太宗称颂他有“五绝”,其中书法为世人喜爱并收藏。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
(2)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其先为农为儒,不恒其业。道少纯厚,好学善属文,不恶衣食,负米奉亲之外,唯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①也。

②寻荐为霸府从事,俄署太原掌书记,时庄宗并有河北,文翰甚繁,一以委之。

③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遽命道对面草词,将其众。道执笔久之,庄宗正色促焉,道徐起对曰:“道所掌笔砚,敢不供职。今大王屡集大功,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幸熟而思之,则天下幸甚也。”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人始重其胆量。

④天成、长兴中,天下屡稔②,朝廷无事。明宗每御延英,留道访以外事,道曰:“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更在日慎一日,以答天心。臣每记在先皇霸府日,曾奉使中山,径井陛之险,忧马有蹶失,不敢怠于衔辔,及至平地,则无复持控,果为马所颠仆,几至于损。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陛下勿以清晏丰熟,便纵逸乐,兢兢业业,臣之望也。”明宗深然之。

(节选自《旧五代史·冯道传》)

(注)①湛如:安然  ②稔:丰收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将其众  (_________) (2)荐为霸府从事,(_________)
(3)好学善属文 (_________) (4)不恶衣食    (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不可以向来之言B.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
C.修守战之具D.古之学者必有师
【小题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果马所颠仆 吾属今之虏矣
B.非抗九国之师也    其身也,耻师焉
C.陛下勿清晏丰熟,  今钟磬置水中
D.先为农为儒, 尔无忘乃父之志
【小题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冯道祖上虽然都是农民,但他自己偏爱读书。
B.冯道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获得庄宗的赏识。
C.冯道以其胆识劝谏庄宗,并指出了庄宗所为的不妥之处。
D.冯道以其自己的切身体会规劝明宗要日慎一日,居安思危。
【小题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明宗每御延英,留道访以外事
(2) 幸熟而思之,则天下幸甚也。
【小题6】依据第④段文意,归纳明宗具有怎样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