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怀古四首(其一)
王安石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
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注)①二江:宋代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的简称,也是建都金陵诸国的主要统辖区域。②麦秀:即《麦秀歌》,为殷朝旧臣路过故都,因悯伤故国而作。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以开创基业的历代君主与其子孙不同情况的对比,指出了建都金陵诸国兴亡盛衰相继的历史现象。
B.颔联承上议论,表达的意思与欧阳修《伶官传序》冲所说的“状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有相同之处。
C.“东府”是东晋时荒淫的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府第所在,颈联虚写,表达对荒淫逸乐以致亡国的无限感慨。
D.尾联用典,意思是作者对千百年来的兴亡更替无能为力,只得借酒浇态,表现了作者无尽的愤懑与悲慨。
E. 本诗体现了作者的学识,也包含着诗人的丰富感情和想象,还可见思想者的睿智和政治家匡时忧国的怀抱。
【小题2】后人评价王安石“冷峻严苛,诗如其人”,即其诗是冷峻严厉的,请结合本诗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7-01 10:01: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三、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乙】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节选)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   称;称赞
B.而卒赖其力   卒:最终
C.擅齐之强   擅:擅长
D.而又不随以怠   息:懈怠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   古人之观于天地
B.以脱于虎豹之秦   于是余有叹焉
C.士以故归之   不随以止也
D.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此余之所得也
【小题3】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虽短,却是古代驳论文的杰作,指出了孟尝君不能得士的原因,观点独树一帜。
B.乙文是我国古代游记散文中的精品,作者在游览之中求思至深,其心得也与众不同。
C.甲文先提出世人的观点,再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提供各自立论的依据,思路清晰。
D.乙文讨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层层深入地写出了“余之所得”:尽志无悔。
【小题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盂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