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雪二首(其一)
曾巩
欲休还舞任风吹,断续繁云作阵随。
已塞茅蹊人起晚,更迷沙渚鸟飞迟。
混同天地归无迹,润色山川入有为。
太守不辞留客醉,丰年佳兆可前知。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喜”是这首诗的感情主线,全诗不着一“喜”字却处处洋溢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B.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展现出天空阴云密布、大雪漫天飞舞的景象。
C.诗的三、四两句写雪后清晨的景色,以“人起晚”“鸟飞迟”写出了雪后的静美。
D.全诗先从视觉上刻画,后从听觉上描绘雪景,融情于景,充满诗情画意。
【小题2】这首诗赋予了雪怎样的品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18 09:47: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2)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6)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同类题2
对下面古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乃是迷行舟。”
“天镜”、“海楼”写荆江一带的奇妙、美景,是比喻写法。
B.“明月儿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赋予“青天”以生命,直接同他对话,是拟人写法。
C.“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泪没一朝伸。”
“惊风雨”、“泣鬼神”赞扬李白文才出众,是夸张写法。
D.“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轻舟短棹”写泛舟游湖,景色迷人,是借代写法。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题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同类题4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池鹤
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销。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注:①风标,风度节操。
【小题1】(小题1)诗歌里出现的乱鸡、鸬鹚、鹦鹉等形象,对塑造池鹤形象有何作用,请具体说明。
【小题2】(小题2)尾联“思何事”三字耐人寻味,你认为池鹤所思应为何事?本诗托物言志,据此理解,这一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古(其七)
陶渊明
日幕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小题1】对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承袭了从屈原到《古诗十九首》,再到曹植所形成的借“美人”来抒写自己情感的文学传统。
B.开头两句写春天日暮时分的景象,天空明净澄澈,春风轻柔温和,构画出一幅自然春意融融、人物心旷神怡的沐春图,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C.在这美好的清夜,一位佳人一边饮酒一边唱歌,直到天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并具,写足了快乐的情绪,也为其后的抒情蓄势。
D.五、六两句乐极悲来,写佳人唱完歌后发出长长的叹息,善感的心中涌出种种复杂的思绪;如此美丽的春夜又能存在几时?自己的芳华又能保持多久?
【小题2】“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两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