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其二)

苏轼

众禽事纷争,野雁独闲洁。

徐行意自得,俯仰若有节。

我衰寄江湖,老伴杂鹅鸭。

作书问陈子,晓景画苕霅

依依聚圆沙,稍稍动斜月。

先鸣独鼓翅,吹乱芦花雪。

[注]①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年)以“乌台诗案”系狱,获释后贬为黄州团练副史。这首题画诗写于元丰八年。陈直躬,宋画家,绘画、人品皆为世人多推重。②苕霅(zhà):水名。

【小题1】下列列对这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一开始,作者用“众禽”反村“野雁”,也在鄙弃与倾慕之间写进了自己的心声。
B.三四句运用拟人手法,以“徐行”“俯仰”写动作,以“意自得”“若有节”写神态与品格。
C.“我衰”两句点明作者遇挫之后的处境和心境,并领悟到与“鹅鸭”相伴也有快乐之趣。
D.“依依聚圆沙”写苕霅;“稍稍动斜月”写日暮,叠词运用使画面动人,更使音律整齐协调。
E.“先鸣”两句以想象手法,化静为动,写野雁一边长鸣,一边鼓翅,以致激荡起“芦花雪”。
【小题2】这首诗主要描写了雁的什么特点?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27 11:38: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西江月

苏 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本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②障泥:马鞯,垂于马腹两侧以挡泥土。③玉骢:青白色的马。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喜悦的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指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如晶莹剔透的美玉。这两句传神地写出了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声春晓",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和豁达,而“杜宇声春晓”写出了春天早晨的喧闹和生机。
D.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
E.全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境界空灵浩渺,读来回味无穷。
【小题2】“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