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黄州安国寺记
苏轼
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上不忍,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
其明年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召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之所以得罪者也。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触类而求之,有不可胜悔者。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
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余是以愧人。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连曰:“寺未有记。”石请记之。余不得辞。
寺立伪唐保大二年,始名护国,嘉祐八年,赐今名。堂宇斋閤,连皆易新之,严丽深稳,悦可人意,至忘归。岁正月,男女万人会庭中,饮食作乐,且祠瘟神,江淮旧旧俗也。
四月六日,汝州团练副使眉山苏轼记。
(选自《苏东坡集》卷三十七)
【小题1】对下列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不忍   诛: 杀
B.表里翛然   翛然: 无拘无束的样子
C.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  相率:相互
D.石请记之 具: 准备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锄其本,耘其末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B.余是以愧皆出于此乎
C.寺立伪唐保大二年 不拘
D.至忘归  北山愚公,年且九十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
(2)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
【小题4】请根据文章第三段,概括作者“乐之”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20 10:06: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释:①快哉亭:在黄州长江边,张偓佺于住处西南所建,苏轼起名为“快哉亭”。张偓佺,字怀民,时亦谪居黄州。②平山堂:位于江苏扬州,欧阳修在扬州任地方官时所建。③兰台公子:指宋玉,宋玉曾任楚兰台令。雌雄,宋玉《风赋》谓风有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的区别。
【小题1】下面对词作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君”两句是说快哉亭刚建好,油漆未干,一个“湿”字很传神。
B.“认得”两句巧妙借用欧阳修的诗句,来写诗人在亭中见到的景致。
C.“堪笑”三句批评宋玉不知道庄子把美妙音乐称作“天籁”的说法。
D.“一点”两句暗用孟子“养吾浩然之气”的典故,来抒写豪放之情。
【小题2】上阕“长记平山堂上”一句是虚写,作者在回忆中想象在平山堂上看到的情景。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虚写的一项是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B.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小题3】《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的两首词。请简要分析两首词在思想情感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方其破荆州(当)) 苏子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
B.酾酒临江(滤酒,这里指斟酒 ) 举匏尊以相属(劝酒)
C.寄蜉蝣于天地(一种小飞虫,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知不可乎骤得(骤然,突然)
D.山川相缪(同“缭”,连结,盘绕 ) 下江陵(向下)
【小题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④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小题3】将下列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固一世之雄也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③而今安在哉   ④客有吹洞箫者
⑤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⑦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①⑥/②⑤/③/④/⑦B.①/②③/⑤⑥/④⑦
C.①⑥/②③/⑤/④⑦D.①⑥/②⑤/③④/⑦
【小题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⑤舞幽壑之潜蛟    ⑥扣舷而歌之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⑤和⑥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⑤和⑥不同
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⑤和⑥不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⑤和⑥相同
【小题5】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徘徊于斗牛之间    望美人兮天一方
B.杯盘狼籍  如怨如慕
C.凌万顷之茫然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D.驾一叶之扁舟 白露横江
【小题6】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客人从跟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感慨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消云散。
D.这段文字写曹操击走刘备,攻破荆州,又率领浩浩荡荡的军队沿江而下,战舰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目的是赞扬曹操。
【小题7】文学常识填空。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______,一字和仲,号_____,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他与其父______、其弟______,并称“三苏”。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他是“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小题8】翻译:
(1)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